溢水中學九(2)班 朱名虎
實驗目的:探究心與不同溶液發(fā)生反應后的顏色變化情況及溫度升降變化。
猜想:“心”與“寬容”、“善良”溶液會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紅色,同時溫度劇升;“心”與“小氣”、“奸詐”溶液反應后會變成黑色,同時溫度劇降。
猜想依據(jù):“寬容”、“善良”常使外界感到溫暖,具有放熱快的特征;“小氣”、“奸詐”具有致冷作用,與它們放在一起的物質易被凍爛而變質。
實驗器材:足量的燒杯、一支玻璃棒、“寬容”、“善良”、“小氣”、“奸詐”四種溶液各50毫升,“心”4個,溫度計1支。
實驗步驟:
1、向燒杯中滴加10毫升“善良”及“寬容”溶液,將“心”放入其中,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持續(xù)加兩種溶液各10毫升,將溫度計置于燒杯內讀取示數(shù)。
2、向燒杯內滴加10毫升“小氣”及“奸詐”溶液,將“心”放入其中,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并將溫度計置于燒杯內讀取示數(shù)。
3、將與溶液發(fā)燒過反應的“心”過濾出來,放回實驗室指定位置,并將所有儀器進行整理洗刷干凈,放回原處。
實驗現(xiàn)象:
1、“善良”、“寬容”溶液與“心”接觸后立即發(fā)生劇烈反應,產生一種“溫暖”氣體,同時“心”變成紅色。持續(xù)滴加10毫升溶液后,“心”的顏色愈加鮮紅,“溫暖”氣體彌漫整個實驗室,溫度計示數(shù)迅速增大,最終穩(wěn)定在100℃,燒杯壁也發(fā)燙。
2、“小氣”、“奸詐”溶液與“心”接觸后也發(fā)生了劇烈反應,產生一種黑色的不明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令人發(fā)嘔;“心”的顏色呈現(xiàn)出烏黑。持續(xù)滴加10毫升溶液后,“心”呈現(xiàn)炭黑色,“毒氣”彌散開來,溫度計示數(shù)急驟下降,直至0℃。
3、“善良”、“寬容”溶液與“心”分離后,“心”回復原色;但“小氣”、“奸詐”溶液與“心”分離后,“心”仍是烏黑色,無法使其復原。
結論:“心”與“寬容”、“善良”溶液發(fā)生了“良性反應”,而它與“小氣”、“奸詐”溶液則發(fā)生了“惡性反應”,兩種結果迥然相異。
實驗時間:2009年3月8日
參與人員:心理健康小組
啟示:人應當擁有一顆善良、寬容之心,這樣能使人健康的成長,同時也能為他人帶來快樂;反之,如果為人小氣,心存奸詐,將會使自己失去朋友,嚴重時會危害他人。
【簡評】這是一篇考場作文(以“心”為話題),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大膽新穎的結構形式。作者在有限的時間內,獨具匠心的將化學實驗移植到探索人的心理(品質)的作文中,令人贊嘆。而且整個實驗合乎實驗步驟和要求,可見,作者不僅具有很強的實驗操作能力,作文構思謀篇的創(chuàng)新意識更是非同一般。語言具有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也不乏文學性。文末的“啟示”畫龍點睛,為整個“實驗”打上了完美的句號。這樣一種獨特的結構要寫得好,很能吸引人。(肖坤斌)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