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趙虹攝影集《秦巴老屋》有感
● 弓 長
一個對攝影略懂皮毛的人,像我,對一本攝影作品集,特別是獲得中國當代攝影師優(yōu)秀畫冊大獎的作品集,像十堰日報副社長趙虹的《秦巴老屋》,應(yīng)該是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然而,因為某種機緣,我目睹了他當中個別作品的拍攝,所以有些話說。
那是2003年正月,全市精神文明現(xiàn)場會在秦古鎮(zhèn)召開。散會時,趙虹和市文體局局長趙國平一起上竹坪看高家花屋。
高家花屋位于解家溝村的一條山溝里,規(guī)模并不大,一重天井院而已。大家一來到高家花屋前,趙虹就拿起相機,每每在沉思片刻后摁動快門,開始拍攝。他對石門框上的雕刻很是在意,特別是石刻的細部。
當時乍暖還寒,住戶燒火取暖,濃煙彌漫,很是嗆鼻辣眼,趙虹全然不顧,又上了木樓。他繞過一堆堆的作物秸桿,來到戲樓的窗前,對窗欞的圖案十分著迷。
拍罷戲樓,趙虹來到西頭山墻,屋檐五彩繪畫深深吸引了他,他換了長焦鏡頭,捕捉方寸間的線條、花草和人物。匆匆的,兩個多鐘頭就過去了。同行的人想早些到鄉(xiāng)上去,趙虹仍然勁頭十足,他興致盎然地爬了幾百米的陡坡,登上山坡的高處,只為拍一幅花屋的全景。
去鄉(xiāng)政府的路邊小學(xué)校園里,有座陳氏宗祠,有一百多年的光景,排場比高家花屋小得多。趙虹嚷著要去,大家笑著說:“唉,趙虹,這樣的房子多的是,有啥拍頭?”趙虹一邊忙著用鏡頭捕捉檐角的造型,一邊說:“我想出本書?!苯酉聛?,他又興致勃勃地爬上樓梯,對準屋梁上的漆繪聚焦。
2004年秋天,我知道了《秦巴老屋》出版并獲獎的消息,《人民攝影報》的報道說“趙虹的《秦巴老屋》雖然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拍攝制作,但他對這一題材的研究和探索卻用了20余年,對題材的歷史演變、文化內(nèi)涵作了深度的學(xué)術(shù)求證?!?
我想,隨著數(shù)碼攝影時代的來臨,在攝影越來越大眾化的今天,要維持她的藝術(shù)地位,只能是超越單純對于光與影的追求。
正如著名文學(xué)家冰心的詩中所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辈簧偃丝吹胶涂粗氐闹皇乔锾斓墓麑崱?
有心人當然不在此列。一位朋友也早想在攝影與地域文化的結(jié)合方面做點兒文章,趙虹的成功更加堅定了他在這方面下功夫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guān)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