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散文集《上庸》后記
◎ 蔡謨祥
去年,與幾位在外地工作的老鄉(xiāng)在一起閑聊,家園的滄海巨變令他們感慨,但望著行將消逝的鑲滿童年歡樂與夢想的場景,他們的心情一下子又變得憂傷起來。吾輩非圣賢,從不敢奢望能與圣賢比肩,能把家園一絲不變地留下來,但那里畢竟是心靈詩意的棲憩之地。雖然大家都明白百年后土歸土塵歸塵的道理,思想上要想一下子轉過來彎,也非易事。這也許是鄉(xiāng)土情結吧!
我向來把朋友的含義理解為思想上溝通無障、行動上能互為幫扶、事業(yè)上共成正果的那類人,也就是老人家說的合二為一吧。即便朋友有這個想法,加上近年來我手頭上又沒有什么正經事好干,便拍拍胸脯攬下這項活路,拿起照相機開始記錄那些行將消逝又在記憶深處特別有韻味的東西。期間,偶與華從升先生談起此事,他亦有意,于是我不再單槍匹馬,終于有一朋友相伴來完成這項既艱巨又快樂的工程。
深入進去以后,一方面我感到壓力巨大,另一方面又為不但新的發(fā)現(xiàn)而興奮。這時,我不再對新新人類的口頭禪“我工作,我快樂”而反感。人類的遺傳基因里面富含挑戰(zhàn)的因子,挑戰(zhàn)無時不在,每應對一次挑戰(zhàn),無論成否,自身都會向前進步。就我而言,我起碼不會再對生養(yǎng)我的土地的歷史懵懵不懂。
竹山的前世叫上庸,上庸的前世,曾今是滄海,曾今是恐龍家園(再往前,只有天知道)。上庸曾今是一個實力非常強大的國家,有能力率領800諸侯國興周滅紂,史書上白紙黑字可見非同一般。和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相比,上庸在飽經滄桑上一點也不遜色。翻閱厚重的苦難史,就象撫摸征戰(zhàn)歸來的親人身上的刀痕箭傷,雙頰不知不覺就掛滿淚珠?!白砼P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隨著對上庸解構的深入,最初的自豪漸漸沒了,滿腦袋的問號:在格守中庸之道傳統(tǒng)的國度中,為什么這個城市叫上庸?上是什么意思?這個強大的國家,為什么一夜滅國?這個在歷代變革時期都領風騷的城市,為什么又一次次沉淪了?那么多時代弄潮兒,為什么又都折戟沉沙,出師未捷身先死?我腦子里還有許多問號??赡埽瑢⑦@些問題全部解決后,就掌握了上庸前世今生和未來的密碼。但我未能一一破解。任憑感覺,我在設計封面時,將書命名為《上庸》,并為“上”字做了一個倒影。
對一個古老的城市文化的梳理,讓我深感挑戰(zhàn)。應對挑戰(zhàn),有兩種結果。面對佳人微閉雙眸的面孔,雖是手忙腳亂有些笨拙,難以畫出秋山一樣的彎彎細眉,但她并不在意。如此,一生為她畫眉,何其幸哉!
相關鏈接:
《上庸》是我縣首部攝影散文集,全書收錄了作者11篇散文和百余幅照片,以意象簡古、構圖新穎的攝影和閑適從容、樸素雋永的文筆較為全面地展現(xiàn)了古上庸的歷史文化、風物風俗、山水風光,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是了解竹山深厚悠久的風物、風光、風情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