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堵河文苑
    漫話“地耳”
    發(fā)布時間: 2013-08-29 00:00 來源: 編輯:admin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鄭德國

      前些天,我在一酒店吃到一盤堪稱美味佳肴的“地耳雞蛋米”,勾起了我往時的回憶,也讓我進一步認識了地耳的醫(yī)藥、美食及生態(tài)價值。
      地耳,別名很多,有稱作地軟、地木耳、地皮菇、地錢,也有稱作天仙菜、綠菜等。地耳還有個怪名叫雷公屎,因其出現(xiàn)在雷雨之后。還因為它是在河灘或山坡草地里生長出來的,故又稱草耳。它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故謂之地耳。
      地耳是真菌與藻類結合的一種共生植物。其結構非常簡單,分不出根、莖、葉,也無花無果,和海帶、紫菜一樣,同是一種藍藻類植物。地耳幼年植物呈球狀,為實心,長成后擴展成為皺褶片狀,為空心,有時邊緣不規(guī)則開裂,寬者可達數(shù)厘米,呈綠藍、橄欖綠、褐綠、黃綠等色。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溫飽還是人們重要生活問題時,地耳是許多農(nóng)家重要代食品之一。地耳的葉片濕潤時比木耳還薄,陽光照上去時間不久,它就發(fā)蔫枯萎,緊緊地貼住地皮。在干旱地方,它會皺縮休眠。因此,夏秋在潮濕土壤上和雨后是地耳采摘的最佳地方和時光。雨后濕氣蒸騰,生物繁衍,生成一朵朵鮮活的小片,溫柔地爬在有草沫草根的地方。我常常和小伙伴們上山采摘地耳,每次上山,我們都貓著腰,仔細地尋找著。每發(fā)現(xiàn)一處就大叫起來:“哇,這兒好多呀!”小伙伴們一下就圍過來,盡情地揀著。揀的時候要伸出三個手指輕輕地摳起,邊揀邊玩,不覺之中一片片肥而大的地耳就走進了我們的小竹籃中。
      地耳是從山上撿的,里面有很多的沙子。洗一次兩次,吃時會感覺很牙磣。所以,必須洗上八、九次,才能入鍋,只稍微焯一會兒就將它用笊籬撈到小菜盆里。然后往里面調上鹽、蔥花和醋,再滴上幾滴香油,就可以享用了。我們兄妹們端起碗筷,爭相舀取,歡快地往嘴里扒拉。清涼爽口,潤滑香甜,真是人間美食??!清代王磐編纂的《野菜譜》中,收錄了滑浩一首歌詞《地踏菜》曰:“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莊前阿婆呼阿翁,相攜兒女去匆匆。須臾采得青滿籠,還家飽食忘歲兇。”這首歌謠記述了地耳救荒的情景??梢?,地耳自古以來,就是饑年重要度荒的天然野蔬,不知拯救了多少勞苦大眾,為人類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歷代本草、醫(yī)典、野菜譜、地方志等古籍中,均有關于地耳分布、入藥、食用、采集等方面的記述。宋代著名詩人、山谷道人黃庭堅曾寫過《綠菜贊》等詩篇來贊美它。南宋朱弁有“‘地菜’方為九夏珍”的詩句。地耳入饌,可以涼拌、熱炒、熘燴、作湯、作餡,可葷可素,味道均佳。地耳曾作貢品,充作御膳。宣統(tǒng)皇帝的菜單上,其中就有一道菜叫“鴨丁熘葛仙米”。“陜西四色包子”、“陜西地軟包子”,至今仍聲名遐邇,真可謂山蔬野菜賽珍饈。
      地耳自古入藥。性寒、味甘,有滋陰潤肺、清熱收斂、益氣明目等多種功效?!睹t(yī)別錄》記述,它可以“明目益氣,令人有子”;《本草綱目》稱地耳“明目益氣,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現(xiàn)代的《陜西中草藥》、《秦巴山區(qū)天然藥物志》、《四川中草藥志》等也有類似記載。民間常用來治夜盲、燙火傷、丹毒、皮疹赤熱、痔瘡等癥。如鮮炒常食,可治夜盲和牙痛;與糯米、雞湯熬粥,補血益氣;用其焙干研末調菜油外敷,可治燙火傷?,F(xiàn)代藥理研究也證明:地耳用于食療,功效卓著。
      地耳不需耕耘播種,不占田地,它悄無聲息地繁衍、生長,是大自然恩賜之寶。這樣的醫(yī)藥上品、山珍野菜,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引人注目。保護好地耳的生存環(huán)境,可持續(xù)地開發(fā)和利用地耳前景十分廣闊。  (作者單位:堵河源管理局)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