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師八國庸為首,其余七國全是“附庸”之國,都在庸國附近周邊,或者說都在庸國一段漢水河谷盆地。這是此番幫國神游的重大收獲。
我們進入陜西境,過白河不遠(yuǎn),就有一條小河匯入漢水,地名“蜀河”,這地方當(dāng)然與蜀人有關(guān),值得注意。后知漢劉邦在此設(shè)縣治(興晉),—直到近代都相當(dāng)繁榮。這個地方,古代必曾是蜀人的聚居點。
我們后來又得知,南鄭之西,有寧強縣,舊名寧羌。這里當(dāng)然是羌人的聚居點,否則無“羌”可“寧”。
髦公認(rèn)就是苗。苗人很像古代西亞和歐洲的猶太人:文化水平高,善于適應(yīng),蹤跡遍于各地。丹水是苗人集中地之一?!秴问洗呵铩ふ兕悺罚骸皥驊?zhàn)丹水之浦以服南蠻(通常指苗)?!薄兜弁跏兰o(jì)》:“諸侯有苗氏處南蠻不服,堯征克之于丹水之浦?!钡に唇竦そ谝粠В瑓⒓游渫醴ゼq的苗人完全可能來自庸國東北鄰境。
微國可以肯定緊鄰庸國。西晉武帝改魏建始為微陽,微陽故城在竹山縣西(《十堰市建置沿革》P45)。這個微陽極其可能是微人故地,瀕臨漢江。因為江北鄖陽是古麋國地,微(wei)——(美)——麋(mi),一音之轉(zhuǎn)?!端?jīng)注》卷三十八另有例:“湘水左,則沅水注之,謂之橫房口,東對微湖,世或謂之糜湖口?!拔ⅰ本褪恰镑纭薄N⑷藨?yīng)該在竹山、鄖陽之間夾漢立國。
盧在南漳,稱為中盧(或廬),是古盧國,很少歧見。有人認(rèn)為盧在河南盧氏,那也離庸不遠(yuǎn)。但正宗盧戎之國與庸實密不可分,所以唐中宗李顯被武后廢為廬陵王安置在今房縣。
彭人足跡幾遍天下,但距庸最近的彭人聚居點在南河下游,南河因此又稱彭水。巴帥八國所稱彭人,以此處最為合乎情理。
濮人分布也很廣,楚莊王三年出現(xiàn)的百濮,與庸相鄰。那一次庸人主動攻楚,兵分兩支:“庸人帥群蠻以叛楚,人率百濮聚于選,將伐楚?!庇谷怂实摹叭盒U”應(yīng)是丹水一帶的苗人,而麋人所率的百濮聚于選,是巽方,也就是庸國的東南方,應(yīng)該在今保康一帶,按《保康縣志·概述》:“??抵颍呵飳禀鐕冷?,戰(zhàn)國屬楚,……”
我們可以得到結(jié)論:巴師八國全部是從漢水河谷這—文化老區(qū)結(jié)盟出發(fā)的。這符合當(dāng)時勢態(tài)。武王伐紂出兵兩次。第—次糾合了八百諸侯,人多品雜,武王本事再大,也指揮不了這一大群烏合之眾,趕快見機收兵。第二次篩選了巴帥八國精銳,這才有堅強的組織性利戰(zhàn)斗力,足以打敗紂王。而且庸國為首,其余七國都親附庸國,更便于武王駕馭。其實“附庸”之國何止七個? “群蠻”“百濮”都不知建了多少國,都聽命于庸,可見“附庸”之國不少。我們還可說,唐也是“附庸”之國:唐用“庸”字上半截作為國號。周也是附庸之國,周用“庸”字下半截作為國號——不怕他后來成了“天子”??芍畈幽小拔宓染簟敝猓瑒e有“附庸”,其來源蓋于此??此撇豢伤甲h,人們還可爭辯:附庸不過是“附城”“附郭”,那也終歸是從“附庸”而來。
相關(guān)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