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聽竹山
    【聽竹山】竹山,一見如故鄉(xiāng)
    發(fā)布時間: 2023-10-12 17:53 來源: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陳芳
    字體大小:
    打印
    返回

    聽竹山

    聽竹山故事

    我們?yōu)槟窒硪粋€故事

    留一段記憶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竹山,一見如故鄉(xiāng)
    作者:劉洋

    來竹山掛職之前,對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偶爾從地圖上看到這個偏居鄂西北的山區(qū)縣,離省會武漢比較遠(yuǎn),遠(yuǎn)沒有我老家黃岡來得方便。

    到竹山的第一天,在城南“五福臨門”餐館吃午飯,剛落座就聽見服務(wù)員倒茶水時說著一口標(biāo)準(zhǔn)的“黃岡話”,著實讓我感到詫異,還能在這么遠(yuǎn)的小縣城遇到老鄉(xiāng)?

    第一個周末,友人約我下鄉(xiāng),車行十多公里就來到位于圣水湖畔的上庸鎮(zhèn),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移民新鎮(zhèn)。但更讓我欣喜的是,集鎮(zhèn)上的一條馬路邊赫然豎立著“浠水街”的醒目路牌,在上庸文化旅游區(qū)游覽時,“黃州會館”也讓我這個黃岡人驚喜不已。

    后來才慢慢了解到,鄂西竹山與鄂東黃岡其實淵源不淺。歷史上,湖北竹山、竹溪,包括鄰近的陜西平利、白河一帶有過好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移民遷徙,上至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后有太平天國運動的避禍民眾,最近一次是1940年代的抗戰(zhàn)時期,大批黃岡人遷居竹山。

    這些移民老鄉(xiāng)來到竹山,不僅帶來了一些物質(zhì)財富,也帶來了故鄉(xiāng)的口語方言、生活習(xí)俗。說話上,兩竹及鄖西、白河一帶的很多口音與鄂東黃岡極其相似,在湖北方言地圖上同屬江淮官話區(qū),形成局部的“方言島”。
    比如在習(xí)俗上,“雞子叫、狗子咬,半夜團(tuán)年黃州佬”,指的就是很多黃岡人三十早上吃團(tuán)年飯的習(xí)慣。另外,“竹山牌子鑼”作為十堰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原名叫“黃州點子”,也是早年遷居竹山的黃岡人帶到竹山的娛樂方式。
    據(jù)說,新中國成立前竹山城關(guān)、田家壩、官渡等地都建有黃州會館,是專供黃州人集會的場所,著名的“王三盛”也是黃州人。
    由此可見,竹山與黃岡早有緣分,我這個黃岡人來到這里一點也不見外,很快就適應(yīng)下來。
    在竹山工作、生活,經(jīng)常被問及如何解決吃飯的問題。畢竟“人世間,唯有美食和愛不可辜負(fù)”。林語堂也曾說: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鄭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xué)問,而是吃。
    不過對我來說,吃飯貌似從來不是什么問題。不挑食的胃,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可以在食堂連吃三周不膩,也喜歡隔三岔五地到街頭巷尾各種小吃店覓食。
    在吃的方面,竹山人不講究,也不將就。竹山地處秦巴山腹地,鄂豫陜渝四省邊界,物產(chǎn)豐富、食材優(yōu)越,對很多當(dāng)?shù)乩习傩諄碚f,自產(chǎn)自給、就地取材的生活已經(jīng)延續(xù)了很多年,有過“苞谷果腹”的日子,卻也追求極致新鮮的食材。在竹山街頭,現(xiàn)宰現(xiàn)買的“活雞子”,挑擔(dān)販賣的農(nóng)家蔬菜,都是稀松平常的景象。
    竹山的飲食習(xí)慣融合了鄂川陜口味,同時也根據(jù)本地環(huán)境和物產(chǎn)條件形成了獨特的風(fēng)味,讓人垂涎欲滴的柳林臘肉、酸辣椒木耳炒土雞、鄖巴黃牛肉,以及懶豆腐、合渣飯、羊肉火燒等小吃都是極具地域特色的竹山美食。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竹山因竹得名,山中老百姓家的房前屋后都生長了不少竹子,竹筍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竹筍可炒、可腌、可曬干再燉,好手藝的竹山廚嫂總能用它搭配做出一道道不同風(fēng)味的美食。
    值得一說的是竹山非遺美食“合碗席”,在竹山縣鄉(xiāng)村,每逢過年或賓客來臨或紅白喜事,農(nóng)家都有這樣的繁忙景象:廚師們忙著將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等食材分割好后,開始煎炸蒸煮,為賓客盛上“合碗席”這一豐盛的佳肴。
    很多時候,美食就是一味鄉(xiāng)愁。在竹山,除了能在煙熏火燎間感受到“遠(yuǎn)人村,墟里煙”的寧靜,更能從原生態(tài)的食材中體會何謂“人間有味是清歡”。
    說到竹山,自然要說說竹山人。
    竹山人實在、熱情、淳樸、厚道,第一印象如此,相處久了更覺得如此。和竹山人打交道,沒什么心理負(fù)擔(dān),因為竹山人說話、做事都比較耿直,很少拐彎抹角,也不喜歡搬弄是非。
    竹山人的熱情,尤其體現(xiàn)在餐桌上,不斷地給客人倒酒夾菜,讓初來乍到的外地人往往左右為難,都吃吧,幾塊“條子肉”能讓你一周都不想碰葷菜,不吃吧又怕影響主人的盛情。后來我倒學(xué)會了一招,“不拒絕”的同時盡量“慢慢吃、少動筷”,把主人的熱情和自己容量有限的胃都兼顧到。
    在竹山,接觸到的人大都比較友善,街頭罵人打架的事情一次也沒碰到過。有一次在輕土壩的橋上看見有人“提線釣魚”,覺得有意思,就掏出手機拍了幾張,釣魚大哥趕忙用商量的口氣跟我說,“兄弟,打個商量,不拍好不好!”我也趕緊笑臉應(yīng)和,這若是在武漢,恐怕就沒那么好說話的人了。
    在另一篇文章中,筆者用了狠人、板人、庸人三個詞來描述傳奇“老鄉(xiāng)”張振武的性格,“狠”是敢闖敢干、愛憎分明的意思,板人是指很多竹山人祖籍在黃岡,有著黃岡人“性情耿直”的一面,不過現(xiàn)實中的竹山人,倒更多秉持“中庸之道”,講究“和諧至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在竹山兩年,幸遇了很多有緣人,特別是結(jié)識了不少竹山文化人。別看竹山是山區(qū)小縣,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堵河文化、女媧文化、上庸文化、隱逸文化、十星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也培育了許多本地鄉(xiāng)土文人,他們性情飄逸、執(zhí)著于事,易于相處。
    在小雪的傍晚,與三五個竹山友人相約,到鄉(xiāng)下的阡陌農(nóng)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有緣不覺天涯遠(yuǎn),半城山水遇見你。
    竹山,因山而名,因水而靈。生活在此,推窗見山、出門看水,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愁味。
    從竹山穿境而過的堵河,如同一條清純俊美的女兒河,披著如絲如縷烏云般的秀發(fā),逶迤于的崇山峻嶺間,沿河兩岸散布著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庸派民居,每當(dāng)夕陽西下,炊煙裊裊,如同夢里老家。
    喜歡在周末的清晨,漫步于堵河岸,看青青河邊草,聽著藍(lán)牙耳機里播放羅大佑的《鄉(xiāng)愁四韻》,感受山城的煙雨蒙蒙。又或者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坐在橋下石墩上,看著靜靜流淌的河水,感嘆逝者如斯夫。
    讓人著迷的不僅有碧水深流,還有滿眼蒼翠的如黛青山,不同于鄂東黃岡起伏不平、丘陵居多的山,竹山的山巍峨綿延,一座接一座,讓你永遠(yuǎn)不知道山的那一邊有沒有住著神仙。
    每當(dāng)乘車穿行在竹山南部,總能想起“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等古人筆下的詩詞佳句。或者登上九華山,感受“踏破白云千萬重”的大氣;在官渡河畔,若有“天子呼來不上朝”的豪邁。
    在基層工作雖然很忙,卻也能在閑暇的時候,去鄉(xiāng)下感受“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閑適,偶爾在武陵峽的桃源深處,遠(yuǎn)離塵世喧囂,過半天一瓢飲一簞食的生活,體驗陶淵明筆下令人神往的歸隱世界,未嘗不是一種快意。
    時常在想,城市里燈紅酒綠、忙忙碌碌、摩肩接踵是生活,鄉(xiāng)野里葛布麻衣、清風(fēng)朗月、青山綠水也是生活,如果能做個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的“山中宰相”,又抑或是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的“地上神仙”,不也是很好的際遇安排。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當(dāng)年,蘇軾出夔州返京師,在途徑上庸舊地寫下《上堵吟》時,他大概不會想到后來有一天,會在千里之外的黃州待上四年時光。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次遠(yuǎn)行,昨天的故事已背在行囊,明天的希望還在路上,不知在哪個路口還能相遇。在竹山兩年,時間不長,但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此地、此人、此情,此生都不會忘懷。
    若問竹山好不好,從今以后是“故鄉(xiāng)”!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人民廣播電臺調(diào)頻(FM)99.1兆赫文藝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劉洋,湖北黃岡人,現(xiàn)居武漢,近兩年工作、生活在竹山,深感堵河流域古庸文明、秦巴文化底蘊之深厚,女媧補天、武陵桃源傳說的神奇,綠水青山、綠松玉石等資源的璀璨奪目,故作此文,以期交流。

    朗讀者:

      杜登艷,竹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在線投稿,并請在標(biāo)題前注明“聽竹山”。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quán),作者自行負(fù)責(zé)。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wù)
      竹山便民服務(wù)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