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弘揚秦巴餐飲文化,推廣竹山美食品牌,我縣于4月底面向全網(wǎng)有獎?wù)骷裆矫朗澄幕奈恼?、圖片、視頻和廣告語,現(xiàn)將征集到的稿件在今日竹山網(wǎng)、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刊登,以饗讀者。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上庸吃魚
作者:袁斌
堵河是漢江南岸最大支流,水量充沛,水質(zhì)優(yōu)良,魚類繁多,魚肉鮮美,魚的吃法也多種多樣。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上庸,自然精于魚的烹調(diào)。筆者本是上庸人,或者因為食材,或者因為烹制方法,一般非上庸魚不吃,可謂“曾經(jīng)堵河難為水,除卻上庸不吃魚”。上庸鎮(zhèn)現(xiàn)在是旅游名鎮(zhèn),每家餐館都會做魚,筆者日前回鄉(xiāng),將魚的烹調(diào)和食用方法歸納為“炕、腌、炸、燒、燉、蒸”六法(魚丸的制作不在此列)。
炕,分兩種,一種是鐵鍋土灶的小白魚做法。需洗凈鐵鍋,鍋內(nèi)輕刷一層油,把刮鱗剖肚后的小白魚挨排兒攤放在鍋內(nèi),蓋上鍋蓋,灶下可窩一些做飯后留下的木炭,用灶灰掩上。七八個小時后揭開鍋蓋,魚的顏色如常卻骨酥肉香——魚刺都是酥的。因為炕的時間太長,常常是晚上炕魚,第二天早上吃。這種方法打魚人家常用,一般餐館難以烹制。另一種炕,就是把小白魚直接曬成魚干,作為進一步加工的食材,可以糖醋調(diào)制,也可以摻在其他菜中食用。其中比較特殊的炕法,是把魚放在石頭上暴曬。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腌,或者稱為臘,與臘肉的辦法相似,主要在冬季腌制體型較大且肉纖維較粗的魚類,如鯽魚、青魚、鰱魚、鯉魚之類,烹調(diào)時剁成魚塊,或蒸或燒,都是家常做法。當然,在紅燒或清蒸的時候,往往也得用鹽腌制一定時間,以提鮮除腥,也屬于對魚的再加工。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炸,就是用油炸制。油炸小白魚,一是直接炸,二是給魚身裹一層面糊再炸。體型較大一些的翹嘴鲌、黃尾巴、紅尾巴也可以炸制,尤其是黃尾巴和紅尾巴,肉少刺多,通過炸制可以讓魚刺酥脆,宜于咀嚼以補充人體鈣質(zhì)。炸制的關(guān)鍵在于掌握溫度和火候,火候不夠的話外熟里生,火候過了就成了油炸食品,失去了魚的味道。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燒,就是紅燒魚,是綜合煎、煮、蒸等多種方法烹制方式的做法。堵河里的鱸魚、鮰魚、鯽魚、鰱魚、錢魚等肉質(zhì)肥美,一般采取兩種紅燒方式。一種是干煸魚塊,燒到汁水將盡時取出;另一種是紅燒整魚(也可紅燒魚塊),保留湯汁。紅燒魚因為鋪料不同,而呈現(xiàn)糖醋、麻辣等不同風(fēng)格。上庸大道旁邊的“比家美”酒家擅長紅燒鯽魚,鯽魚即俗稱的“鯽魚殼”,肉質(zhì)肥厚,再采用花椒、蔥姜蒜以及紅辣椒,做的紅燒麻辣鯽魚汁濃魚香,麻辣可口。環(huán)庫路上的“老兵山莊”擅長香煎翹嘴鲌,選用35厘米左右的魚,用“一字花刀”略切魚身,油炸時加入料酒、豆豉等,起鍋后鋪以青紅圈椒,顯得清爽可口,香氣自然。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燉,其實就是加水煮。根據(jù)燉的時間長短,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清燉,把魚刮鱗剖凈,切成肉塊,放入鍋內(nèi),大火燉上十多分鐘即成,湯清魚香。一種是長時間地?zé)?,就是熬,一般用來燉制魚頭湯。魚頭膠質(zhì)豐富,只是肉少,燉成魚頭湯正好。俗話說,千咕嚕豆腐萬咕嚕魚,這兩樣食材經(jīng)過長時間燉制,熬出來的白湯,鮮美異常。再一種介于兩者之間,時間上可長可短,主要燉制魚湯,特別是肉質(zhì)柔嫩的魚,比如娃娃魚、甲魚、鯰魚等——這些野生魚或是保護動物,不能吃;或是非常稀少,難以吃到,不說也罷。上庸現(xiàn)在最有名的是黃拉丁湯。黃拉丁,學(xué)名黃顙魚,圣水湖是黃顙魚水產(chǎn)種質(zhì)資源保護區(qū),到上庸喝黃顙魚湯,可謂浮生一樂。黃顙魚湯并不復(fù)雜,選用12厘米左右的魚,輕煎,然后加開水,放蔥姜蒜,適時放入黃瓜、西紅杮片,燉好了就行。還有一種吃法叫火鍋,酒喝到什么時候,魚燉到什么時候,那就是亂燉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蒸,選用品相和肉質(zhì)均好的魚,蒸出來既漂亮又好吃。鱖魚和武昌魚最好,鱖魚俗稱“鯽花”,無鱗,有淺墨色花紋,唐人張志和有名詩傳世“桃花流水鱖魚肥”。武昌魚俗稱“武昌板兒”,魚身潔白,魚鱗細密,毛澤東有詩云:“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边@兩種魚肉質(zhì)極為細嫩,無論是整條蒸制還是切塊蒸制,都賞心悅目不說,更可細細品味。武昌魚由于體型扁平,往往超出蒸制器皿,高廚也往往造型而蒸?!袄媳角f”的清蒸武昌魚名為“百鳥朝鳳”,即是造型之代表。
其實,一條魚不一定只有一種吃法。比如鳙魚,又稱花鰱、黑鰱、大頭魚等,是中國獨有的魚種,圣水湖里不乏此魚,可“一魚四吃”,魚頭可燉制魚頭豆腐湯,魚刺可用炸制椒鹽魚骨,魚肉可燉制酸湯魚片,還可紅燒魚尾。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人民廣播電臺調(diào)頻(FM)99.1兆赫文藝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朗讀者: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在線投稿,并請在標題前注明“聽竹山”。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quán),作者自行負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