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聽竹山
    聽竹山|登山之樂
    發(fā)布時間: 2022-11-16 11:21 來源: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丹陽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聽竹山

    聽竹山故事

    我們?yōu)槟窒硪粋€故事

    留一段記憶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登山之樂
    作者:謝心紅

      早就想去登南門山了,可近在咫尺,卻一直沒能成行。夏日的一個傍晚,我匆匆吃過晚飯,換上一身便裝,穿過車流不息的馬路,擠過翩翩起舞的人群,越過寬闊靚麗的三橋,南門山的臺階就近在眼前了。

      這里原本是沒有路的,是政府修建南山公園時特別開辟的一條新路。它由上千步臺階組成,從坡底呈“之”字形延至山頂。我拾級而上,可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了,這也許與我平時鍛煉太少有關。但無論怎樣,我還是信心滿滿,因為我知道這只是征程的開始,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抵達山巔。于是,我將舉目可望的小亭或平地作為分段攀爬的目標,并暗想去那就能憩歇片刻了。那仿佛觸手可及的亭臺、平坡如一只只無形的手,提起我的精神,牽拽著我向高處進發(fā)。

    網(wǎng)絡配圖


         這一處暫時的歇息地,如樂曲里的休止符般有著不可或缺的妙處。雙腳在那立穩(wěn)的那一刻,便無所顧忌地大口大口喘息,痛快地釋放出積攢下的勞累。就這樣一小段一小段地爬爬歇歇,倒也不覺十分辛苦,停下來的時候,可以欣賞一番周遭的花草樹木、小橋流水、蟲鳴鳥叫,暢快地呼吸這山野獨有的氣息,生活的美好盡在這山林里了。

        一直到賞玩得盡興方開啟下一段行程。隨著山勢高度的增加,階梯的陡峭,有時候不得不手腳并用了,仿佛穿越回了洪荒時代,體驗著人類先祖邁動四肢行走于山林,與走獸為鄰,與蟲鳥為伴的生活,基因中對于荒野自然鐘愛的天性被激活了,掙脫了素日禮儀的束縛,快活地如一只心滿意足的狒狒。

         來登山的人還真是不少,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上去的有下來的,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臺階寬不過兩米,但因著共同的志趣與體驗,都能自覺分成兩列,彼此都很謙讓,每有擦肩而過的人時,不待詢問便會主動提供一些山上的信息,或者送給對方一個會心的微笑。

          大約用了四十分鐘,我終于登上了南門山頂。這時已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了。站在觀景臺上,眺望堵河北岸,縣城全景-覽無余。我在小城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可從沒見過小城竟有如此之美,她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 高樓林立,錯落有致,在霓虹燈的裝扮下,簡直就是一幅流動的畫、一幀立體的景、一曲迷人的交響樂......

         在打道回府的途中,我忽然想起唐代詩人李白“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詩句來,其實說的就是登山之樂。

         這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山——學習是一座山,工作是座山,交際是一座山......而隨之而來的孤獨、失落、寂寞、敏感又是道道佇立在我們面前,需要勇敢去攀越的山。如果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自信,這些可怕的山就會接踵而至、連綿不斷地阻擋在我們面前,讓人舉步維艱。而善于爬山的人從不怕山有多高,路有多險,不猶豫、不氣餒、不退縮,向著既定的目標奮勇前進,雖知高處不勝寒,卻偏要在風寒之中尋偉岸。心中懷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即使再高再陡的山也阻擋不了前進的步伐。但對于那些不善于登山的人來說,他們不知道無限風光在山巔,更不懂得佇立在云端“一覽眾山小”的壯觀。遇到困難就逃避和妥協(xié),這些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比別人更多的山,而且一山要比一山高,攀登起來一山更比山難。

    網(wǎng)絡配圖

      山本來就是弱者的屏障,強者的基石。

         登山也不總是件寂寞的事。會登山的人視登山為一種樂事,一邊登山,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他感受到的是登山途中無盡的歡樂。而不會登山的人,只為登山而登山,他把登山看成是人生途中人與人之間無味的比拼和追逐。這些人雖然也爬過了不少山,但到頭來心中卻沒留下一座完整而壯美的山。

        此次登山,我收獲的不僅僅是美景,還有天地的豁達、人情的溫美、超越的自豪。我倘若不抵達山巔,豈能得見令人視野與心胸都如此開闊的景致?倘若沒有這一路的堅持又豈能抵達出巔?

         到山之樂,與其說是征服了山峰,倒不如說是征服了自己。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綜合廣播調頻(FM)96.8兆赫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謝心紅,筆名欣鴻,現(xiàn)為竹山縣作協(xié)名譽主席,在珠海出版社出版《欣鴻微型小說選》,在長江出版?zhèn)髅匠霭嫘≌f集《縣里鄉(xiāng)里村里》。

    朗讀者:

      曾靜,竹山縣融媒體中心實習生。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在線投稿,并請在標題前注明“聽竹山”。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作者自行負責。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