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聽竹山
    聽竹山|八月桂花香
    發(fā)布時間: 2022-10-08 15:21 來源: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澤昆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聽竹山

    聽竹山故事

    我們?yōu)槟窒硪粋€故事

    留一段記憶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八月桂花香

    作者:謝心紅


      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把曠日持久的暑熱降服了。伴隨著陣陣秋風(fēng),仿佛一夜之間,大街小巷的桂花全開了,花香滿城,使小城人們的精神也為之一振。

      初識桂花,是老家院子里的那株老桂花樹。進(jìn)入秋天,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在油綠的樹葉后面,綴滿了米粒般大小嫩黃的花兒,猶如天空閃爍的星星,那滿園花香,隨風(fēng)飄逸,彌漫四鄰。曉得桂花的美好,是小時候聽老人們講吳剛砍伐月桂樹的傳說,以及后來讀了楊萬里的“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和宋之問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詩。喜歡上了桂花,是最近幾年的事。退休后,先后到了兩個企業(yè)打工,而這兩個公司辦公區(qū)域,都種有桂花樹,她們不但與我朝夕相處,還給了我滿目蔥蘢輕松愉悅的心情,特別是到了“葉密千層秀,花開萬點金”的季節(jié),和著秋的溫馨、秋的芬芳、秋的韻味,隨風(fēng)潛入室內(nèi),幽香氤氳,清芳醉人,讓我真正體會到桂花的好,自然而然有了傾心不舍的癡迷。

    (網(wǎng)絡(luò)配圖)

      大家知道,在小城最為繁華的人民路,人行道的兩旁有很多枝繁葉茂的桂花樹。聽說這幾天滿城的桂香都來源于那里,我實在擋不住她的誘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那里看看。從住家樓下往北走,遠(yuǎn)遠(yuǎn)地,就聞到空氣中浸潤著淡淡的桂花香味,走到近前濃郁的花香便撲鼻而來,美不可言。

      我駐足在一棵桂花樹下,只見那些從葉丫枝間探出的簇簇花朵,如剛張開的惺忪的睡眼,怯怯地望著我,令我陡生憐惜。桂花的香,不粘不膩,清遠(yuǎn)深美,是種沁人肺腑的慰藉,是一份心曠神怡的享受。

    (網(wǎng)絡(luò)配圖)

      桂花樹屬木樨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常見的桂花有三種:丹桂,枝多分歧,葉狹小,邊緣無缺刻,花香較差,卻是一樹紅霞,灼灼誘人;金桂葉大而厚,葉緣有鋸齒,花色黃赤,芳菲滿目,香味濃烈;銀桂葉小,花黃白或淡黃,如云如雪,清姿雅質(zhì)。桂花還有兩個出名的栽種變種,一種是四季桂,桂花樹在秋季放花兩次,色彩繽紛,使美麗的秋光錦上添花。

      農(nóng)歷八月,古稱桂月,云淡日清,金風(fēng)送爽,正是賞桂望月的好時候。桂花與明月,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歌頌它。古人云:“月中有丹桂,自古發(fā)天香?!薄绊絽s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蔽易钚蕾p李清照的詞:“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彼压鸹ū茸魇缗?,真是別具情懷。

    (網(wǎng)絡(luò)配圖)

      我喜歡桂花樹。不單是它的芳香,更因為它是珍貴的景觀樹種。它樹齡極長,可活一兩千年,并且四季常青。在嚴(yán)寒的冬天,北風(fēng)呼嘯,雪花紛飛,闊葉樹木早已變得光禿禿了,桂花樹卻依然是精神抖擻,朝氣蓬勃,給人以希望和力量。種植桂花樹木是保護(hù)生態(tài)、美化環(huán)境的很好途徑。桂花樹含有芳香油,是制作香料的珍品,也是名貴的化妝品?;ǘ溆质巧铣说氖称芳庸ぴ希杉庸こ晒鸹?、掛花糖,桂花酒。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長。前段日子還是香氣濃郁,這兩天,便隱隱約約起來,只怕,再過幾天,香氣便會消失了吧。

      我知道,花終究會謝。

      可是桂花謝了的時候,我想我不會有太多失落。因為,桂花的香,是可以留存下來的,可以留在食品上,也可以留在心靈上。更何況,今年花謝了,明年還會開....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綜合廣播調(diào)頻(FM)96.8兆赫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謝心紅,筆名欣鴻,現(xiàn)為竹山縣作協(xié)名譽(yù)主席,在珠海出版社出版《欣鴻微型小說選》,在長江出版?zhèn)髅匠霭嫘≌f集《縣里鄉(xiāng)里村里》。

    朗讀者:
      余明明,竹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在線投稿,并請在標(biāo)題前注明“聽竹山”。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quán),作者自行負(fù)責(zé)。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jī)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jī)版
    • 竹山便民服務(wù)
      竹山便民服務(wù)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jī)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jī)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