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聽聞,竹山官渡驢頭峽內發(fā)現了東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于是今年,我與幾位朋友一道,前去一睹武陵源的風采。
大家分坐幾輛車,在明媚的陽光下順堵河一路向南。堵河水急,山險路彎,穿過田家、官渡移民新鎮(zhèn),一路美景目不暇接。兩個小時后,我們來到驢頭峽對面的山嘴,仰看對岸的驢頭山峰,恢宏的“驢頭”甩耳昂首直沖藍天,山頂是綠色的灌木叢林,山下是深藍的松樹嶺電站蓄水。
我們與當地人聯系好后棄車登舟,木制小船穩(wěn)穩(wěn)地載著大家向通往桃花源的峽口劃去。
不身臨其岸,很難發(fā)現聳立的石峰后面還有幽深的峽谷。繞過石峰,完整的崖壁顯現出窄窄的一道縫隙,小舟直插裂縫向里緩移。
初入小峽,迎面清風如酥,山濤低回。再往里,兩邊青色石壁對擠,舟行其中,宛如木楔力擠石壁,大家在崖縫間如在極深井底中,時而感到寂寥,時而風聲鶴唳。再高處,兩壁多生奇草怪藤,抬頭仰望一線的藍天上,山鷹如葉若隱若現,縷縷光柱斜射潭中,潭底鱗閃蟹忙,各色卵石斑駁剔透。峽里寒氣襲人,頭頂山泉滴落,人人發(fā)濕衣潤,四處“叮咚”之聲不絕,同舟人眉頭緊鎖,萬念求安,幽深的瘆境中,入深淵方知地厚,臨絕境才覺友貴。大家挽手斂笑聚神,有的驚愕張望,有的仰視恍然?!皳淅憷恪斌@飛彎處灘鷗,滿舟人拍胸驚叫。崖頂野麂悠綿吟叫,凄愴飄渺……大家從心底里贊嘆古時武陵打魚人的膽量和勇氣,更覺南陽劉子驥慕名而來掃興而歸的無奈。溪水漸淺,我們被迫棄舟涉水,歷經半天辛苦,豁然開朗的“世外桃源”接納了我們。
桃花源果真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屋舍儼然”,山外桃花芳菲盡,桃源桃花始盛開。滿眼的桃花、菜花肆意爛漫,耳旁蜜蜂嗡嗡,周圍百鳥合唱。隨行人不顧事先約束,競相奔往“美池桑竹”之所,不一會,犬吠之聲漸起。
這是典型的巴山農家居宅,庭前石鋪地面苔蘚斑駁,周圍藤蘿掩映,成片的葛花遠望似一團紫色煙嵐,自崖上漂流房頂后凝聚,已濃得化不開了。雞叫聲此起彼伏,東邊母雞“咕咕”,幾十只小雞“唧唧”競相前往,西邊多事的老公雞昂首顧盼,哪管陌生人“入侵”其領地。
“花褪殘紅青杏小,暮春桃源桃花俏,凈土尋你千百度,情困女子樂逍遙……”甜甜的贊詞悅耳異常,尋聲望去,庭院右側的打谷場旁有一堆行囊,一妙齡女子坐在碩大滑潤的黛釉石上仰望杏樹觸景生情,正有滋有味地杜撰著,她曲腿昂首,情致嫵媚,一身淺綠的牛仔裝把她那嬌美的體態(tài)勾勒得如同玉女,人坐石上如在鏡中,周圍美妙的景色諧調陪襯,好一幅美輪美奐的石鏡素女畫卷。我被這美妙的景致陶醉了,呆癡得不知所以。
“旺旺!”一只花狗坐在那女子面前搖尾招呼。遠處的古樹下,一位大嫂背著背簍站在那里朝那女子笑,大嫂也欣賞到了這幅古樸與現代交融的素女畫卷,又見那女子坐在石上,如癡如醉,便蓄意取笑道:“妹子,久坐石上貪涼,‘因小失大’??!”那女子一愣,抬眼見一大嫂俏笑著看她,忙收腿起身離開“石鏡”,她們四目相對,四頰緋紅,她彎下身子放下背簍,指著背簍里紫微微的葛花說:“我在后山打葛花已看你好久,好美的妹子,真像畫里一樣,到家都是客,我姓陳,名叫彩云,走,進屋聊吧?!?/span>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人民廣播電臺調頻(FM)99.1兆赫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