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鄉(xiāng)鎮(zhèn)
    打荒山牌興富民產業(yè)
    發(fā)布時間: 2021-04-06 11:02 來源: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賀榮靖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網消息 溢水鎮(zhèn)楊家壩村82歲的村民唐科華正在給蜜蜂分箱,他喜滋滋地說:“現在到處花都開了,我已經分了10多箱,今年蜜蜂可達到50籠,年收入有望1萬元以上!”

    像唐科華一樣,楊家壩村養(yǎng)殖蜜蜂10籠以上的達20多戶,村民們在享受繁花似錦的同時,收獲著甜蜜財富。這得益于近年來,楊家壩村利用荒山資源,盤活田邊地邊,發(fā)展獨具特色的茶葉、食用菌、山野菜、養(yǎng)殖業(yè)、油菜、中藥材等六大產業(yè),逐步顯示出產業(yè)效益。

    楊家壩村是溢水鎮(zhèn)的一個邊緣村,距離溢水集鎮(zhèn)30多公里,5年前貧困發(fā)生率達到57%,也是省級重點貧困村。5年來,村支兩委和市場監(jiān)管局駐村工作隊經過充分論證,提出了“向荒山要出路,向田邊地邊要財富”的致富思路,充分利用4.7萬畝荒山,打好荒山牌,于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

    開發(fā)野生茶,老茶園煥發(fā)新生機。2017年引進本村創(chuàng)業(yè)能人,承包300畝老茶園,注冊“龍池觀”商標,打造生態(tài)野生茶品牌,投資500萬元,新建標準化的茶葉加工車間,成立鑫垠茶葉專業(yè)合作社。一舉改變了幾十年手工灶制茶的歷史,周圍4個村的茶農都如愿喝上了機制茶。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的方式,按照500元每畝與農戶簽訂管護費合同。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新建茶園700畝,茶葉成為致富的常青樹。

    山場養(yǎng)殖,得天獨厚。楊家壩村有30多條溝,平均海拔在800-1000之間,溝里的農戶遷移扶貧搬出來,形成了天然的草場。村支書楊秀清是率先吃螃蟹的人,從2014年開始在甘家溝養(yǎng)殖鄖巴黃牛,利用甘家溝的坡地種了200畝黑麥草、紫花苜蓿,年養(yǎng)牛60多頭,出欄30多頭,年收入30多萬元。在自己喂養(yǎng)的基礎上,他用“投母還子”的方式帶動15戶貧困戶養(yǎng)殖,現在15戶養(yǎng)牛200頭左右,養(yǎng)羊400頭,戶平收入達10萬元以上。

    遍山竹筍讓老百姓生活節(jié)節(jié)高。楊家壩山竹資源豐富,竹筍口徑粗、不麻人、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為增加竹筍的附加值,村里成立眾利山野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鮮筍經烘干包裝出售,年加工筍子干10噸,鮮筍100多萬斤,創(chuàng)造收入50多萬元。

    俗話說:“低山的桐子,高山的菜籽”。楊家壩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生長的菜籽顆粒飽滿。四周山大坡陡,中間形成盆地,擋住了山外的來風,防止異花傳粉。縣農業(yè)育種部門看好這里的自然條件,與楊家壩村聯(lián)合建設200多畝油菜籽育種基地,無償提供種子、化肥、技術指導,保護價收購,老百姓年增收40萬元。

    田邊地邊都成了“搶手貨”。利用冬季農閑地,2020年150多戶農戶,套種了200多畝蘿卜,畝平達600元以上。村集體投入6萬元,購進了山野菜烘干設備,建成了凍庫。充分利用田邊地邊,引進艾蒿種子,2020年種植200多畝艾蒿,生產出“艾尖茶“,艾蒿藥食兩用,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下一步,我們爭取項目打通楊家壩至南口的斷頭路,使村民出行半小時以內可以上“十巫”高速,讓更多的農產品走出山外,為鄉(xiāng)村振興搭橋鋪路!”村支書楊先清為村民致富有更長遠的謀劃。(劉運飛 龔關)




    眾利山野菜合作社社員在晾曬蘿卜干


    楊家壩村1組的菜籽育種基地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云超市
      竹山特產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