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聽竹山
    聽竹山|吃著懶豆腐,說著家鄉(xiāng)話,美滴很~
    發(fā)布時間: 2021-02-18 10:15 來源:竹山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澤昆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聽竹山,聽竹山故事

    我們?yōu)槟窒硪粋€故事

    留一段記憶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一碗懶豆腐

    作者:賀進修

      提起家鄉(xiāng)美食,竹山懶豆腐便是其一。那白嫩爽口的豆腐塊合著香甜的漿水米粥,蘸上鮮紅的油辣椒,那個味兒簡直讓人陶醉。

    (網(wǎng)絡配圖)
      去年年底,我在外出差。入夜,一場暴風雪漫天而來,在賓館的孤燈下,我看著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靜無聲息的鋪滿城市的角角落落。雪花如絮,讓偌大的城市變得靜寂,也讓我的思鄉(xiāng)情緒變得分外濃烈。
      清早起來,雪花變得稀疏,地面一片銀裝素裹。盡管寒流肆虐,但阻擋不住人們看雪賞雪的好奇。我沿著賓館后邊的小道,在河堤上踩著潔白的積雪,漫無目的的往前走著。突然,一股濃濃的豆腐香味撲鼻而來,在旁邊的小吃店前,“竹山農家”的招牌赫然醒目,一桶熱騰騰的懶豆腐飯正冒著熱氣,一個中年婦女正忙碌著給顧客盛懶豆腐。在這異地他鄉(xiāng),竟然能吃到家鄉(xiāng)懶豆腐,真是意外之喜。我禁不住懶豆腐的誘惑,徑直走進了小吃店。老板娘笑容滿面,一口標準的竹山腔兒,讓人感到格外親切。她問:老鄉(xiāng)是吃懶豆腐的吧?我驚訝了,她咋知道我是老鄉(xiāng)?她說吃懶豆腐的一般都是竹山人。她麻利的給我盛上一碗懶豆腐,又舀了一碟紅油辣椒給我。我迫不及待的吃上一口,那種久違的味道沁人心脾。豆腐制作的很地道,漿水也很純正,是地地道道的家鄉(xiāng)味兒。在店里吃飯的大多是竹山老鄉(xiāng),大家吃著懶豆腐,說著家鄉(xiāng)話,感覺這寒冷的清晨充滿了溫暖。
    (網(wǎng)絡配圖)
      懶豆腐是竹山的美食,也是充滿家鄉(xiāng)文化氣息的一種飯食。懶豆腐在竹山的西部鄉(xiāng)鎮(zhèn)比較盛行,家家有著做懶豆腐的傳統(tǒng),一般是在家里來了貴客或者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主人家會做懶豆腐,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和生活的品位。
      我出生在竹山的西部農村,對懶豆腐有著太多的記憶。記得每年深秋,黃豆成熟之后,家家都會打豆腐,做懶豆腐飯。雖然叫懶豆腐,但它的制作并不簡單。首先是擇豆,要把秋收的黃豆,經(jīng)悉心的挑選,用簸箕、篩子等農具濾過里邊的沙石和并不飽滿的癟粒,把精挑細選的豆子放在水盆里用溫水浸泡。一般都是母親在晚上睡覺前,把豆子泡好,清早雞叫的正歡的時候,母親便推醒還在鼾睡的父親,說要起來打豆腐,父親知道是要推磨,便一骨碌爬起來。母親早已用清水把石磨洗的干凈,大木盆已放好,父親熟練的握著磨把,有力的胳膊把石磨推得有節(jié)奏的轉動起來,母親坐在石磨旁,一手扶著豆盆,一手用勺子均勻的灌磨(把黃豆粒倒進磨孔里),石磨四周潔白的豆汁緩緩的溢出來,流進木盆內。不一會兒功夫,小盆的豆子空了,大木盆里堆滿了潔白的豆花,像一團潔白的云。
    (網(wǎng)絡配圖)
      下一步工序就是過濾,母親把盆里的磨碎的豆汁用粗布進行過濾,確保豆腐的光滑、細膩和潔白。母親做事有條不紊,灶洞的柴火熊熊燃起,她利落的將過濾的豆汁轉移到鍋里,在大火的溫熱中,豆汁慢慢冒起了白氣。我們也沒閑著,早已拿著一塊石膏,在小盆里和一塊糙石使勁的磨擦,磨出的石膏汁是為點漿(鹵)用的。點漿是制作豆腐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待鍋里翻沸了,母親就把石膏汁倒入鍋中,經(jīng)過攪拌,石膏和豆汁發(fā)生了神奇的反應,一團團豆腐腦兒成型了,母親在篩子上墊上一塊粗布,把豆腐腦兒裝進去,扎好布再按壓,擠去豆腐里的漿水,讓豆腐變得堅硬一些。母親把過濾出漿水舀于鍋中,再放一碗米,一會兒一鍋漿水米粥就煮好了,再把過濾成型的豆腐切成小塊放在米粥里溫煮一會,讓豆腐吸收米粥的香氣,一鍋“懶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網(wǎng)絡配圖)
      無需其他菜肴,有一碗芫荽紅辣椒,就是懶豆腐最好的下飯菜??瓷先ベp心悅目,吃起來醇香綿長。
      光陰荏苒,時過境遷。在城鎮(zhèn)化的進程里,我們也走進了城市,故鄉(xiāng)變得遙遠,正宗的家鄉(xiāng)懶豆腐也變得越來越少。每到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總覺得缺少點什么,內心里一直想著懶豆腐的味道,忘不掉那關于懶豆腐的山村時光。



       感謝您的收聽。 如果您喜歡,請在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人民廣播電臺調頻(FM)99.1兆赫文藝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

      賀進修,竹山縣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供職于竹山縣科學技術協(xié)會。


    朗讀者:

      曾靜,竹山縣融媒體中心實習生。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內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并請在標題前注明“聽竹山”,也可添加QQ:441409997,在線投稿。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作者自行負責。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