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竹山,聽竹山故事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
圣水湖之夜(組詩)
作者:羅錦華
(一)圣水湖
贊美她,變換姿勢與她合拍
長焦、全景,鏡頭也變換著焦距
她有迎合的熱情,沉瀲的心思
有隱形的傷痕,明朗的希翼
有柔和的面容,粗獷的脾性
有深刻的涵養(yǎng),安靜的話語
她還有很多迷人的眼睛
在夜里閃現睿智的光輝
露出狡黠的笑影
但她,只做鏡頭里的背景、存留“底色”
做詩行里的意境,寫作“初心”
(二)選擇
百度是個好脾氣的女子
問她庸國府、圣水湖
問她有多遠、怎么走
問她是晴是雨……
她的回答及時又詳細
還補充了很多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問題
可我最想問的是
去,還是不去
唯獨這個問題,她給不出答案
和朋友圈里的人一樣
重新賦予我選擇的權利
可我似乎并不很失望
(三)身份
寫了那么多分行文字
像小學生記錄的天氣
我也叫它們“日記”
只有今年秋天
圣水湖用她那含蓄的靜、中庸的藍
給了我一個“詩人”的身份
這更像是分行的文字
忽然插入的一個符號
突兀,醒目
整整兩天,我都瞪著眼睛
準備隨時被點名
又屏聲斂氣,揣緊雙手
逃避舉手或搶答
(四)圣水湖之夜
給我一支麥,半杯紅酒
背向屏幕,掏出胸腔里的亮光
放下過剩的自己
坐下或站起,聆聽或嘶吼
吟哦鍍亮湖岸
掌聲拍翻漁火
今夜,我荒蕪的內心被湖水豐盈
流浪的靈魂請秋風送歸
今夜,畫舫輕移,曲水流觴
我要在你的眼瞳融化、重構
在你的臂彎迷失、回歸
在你的肩頭柔軟、堅硬
(五)在上庸書院
在歲月里追溯
光陰里延展
如一場風,消逝于屋脊
一場雨,隱身于湖水
仿佛我們從沒有參入
也不曾逃離
如一道門,虛掩于《庸風》
一堵墻,銘記著悠遠
但我們也曾在上庸書院
坐深了光陰
在紙上排兵,筆下布陣
文字披甲,墨跡天下
也曾在酒盞旁兵荒馬亂
茶盅里馬放南山
我們豢養(yǎng)的金戈鐵馬
亟待收復心靈的失地
(六)圣水湖夜行
打魚人撐起小艇
吊橋下,湖岸邊
打撈夜晚走失的星星
漿聲里,波滟中
夜色淘洗了時光的敗筆
晃悠悠的踱過晃悠悠的吊橋
攬風入懷,把酒聽雨
我們是陶潛重生,易安再世
有著菊花的冷硬,桃花的溫軟
我們是女媧漏下的石子
湖水洗凈了凡塵
照見彼此的紋彩
挨近彼此的溫度
不問來路
不說歸途
堵河,堵住了誰的深情?
成湖,沉瀲了誰的詩心?
(七)夢旅
跨一道門,過一堵墻
扶起犁耙、石碾
撐出竹排、竹櫓
搖動紡車、織梭
捧上銅壺、土瓦罐……
世間多少事,都經不起“卜辭”
我們都在時間里走失,被一只銅鼎收容
在它橫輕豎重的筆鋒里
尋找安放俗身的縫隙,皈依靈魂的法器
從“庸”字的深解淺析里
夢回歷史的國度,收復陷落的失地
從滿墻的銘文里認領一枚腰牌
做一次夢旅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內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在線投稿,并請在標題前注明“聽竹山”,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作者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