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細葉誰裁出”,春光明媚花枝俏,陽春三月,到處生機勃勃,枝繁葉茂,正是垂柳吐綠,桃花、櫻花、銀杏、月季、油菜花等竟相綻放的時候。
歲末年初時,新冠肺炎四處蔓延,感恩醫(yī)者的仁心,警者的無畏,疫情退得很快,不用宅家了,最想做的事就是放飛心情,親近自然,擁抱春天,賞花去!
賞花最好的去處就是太和梅花谷,疫情緩解過后,竹山文峰太和梅花谷是十堰市第一個獲準復工開放的A級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地處堵河之濱,因為有千年太和觀和華中地區(qū)最大的野生臘梅園,所以,賦予了一個很詩意的名字——太和梅花谷。
走進竹山太和梅花谷景區(qū),“枝頭喜見狀元花”,放眼望去,梅園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一樹樹的梅花綴滿了枝條,似乎沒有綠葉做襯托,繁花滿枝一片錦秀,梅花見了游人,很是熱情奔放,開得更是精神抖擻,濃艷得像一片云霞,枝條上的梅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黃的如金,粉的像霞,白的如雪,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賞,“共領人間第一香”,閉了眼,聞著花香,人好像要醉了……“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便悠然脫口而出。
彼時,我雖不是文人墨客,但覺“有雪無詩俗了人”,于是,即興創(chuàng)作了一首小詩——
草色如綠毯,
柳條似青緞。
滿枝繁花景,
花魁香飄園。
是啊!“朵中飛下玉霄神,仙韻嬌姝一粉真”??粗矍暗木?讓人思緒萬千:流年光影似夢,歲月輾轉成歌,飛速流轉間,走過一年又一年。不論何時何地,只要心中有景,自當春暖花開。花之多色,花之多姿,正如我們走過的人生之路一樣,有曲有直,千姿百態(tài),但細品各有味道,慢讀各有內涵。恰如“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p>
有人說,人的心情就像天氣,時晴時雨,心“晴”的時候,看花,花開,看天,天藍;心“雨”的時候,看松,松不青,看云,云不白。殊不知,心情轉念即燦爛,煩惱放下成菩提,如果心愁苦,歲月就會成災;如果心陽光,聚沙就會成塔,花開就會成海。
時間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冬去春來,又一年,堆一個雪人,看一季落紅,拾一片枯葉,賞一場春景,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解讀風花雪月的珍藏。
“踏遍梅花帶月歸”,伴時光而行,隨歲月豐盈,到太和梅谷賞景,人在梅下行,花卻弄人影;到太和梅谷賞景,讓人,眼中美不勝收,心中風景如畫;讓人,生活綺麗芳香,人生四季如春;讓人,嚴寒明媚溫馨,隆冬暖陽如春;到太和梅谷賞景,仿佛到了“山幽、人怡、景美”的世外桃園。這里,的確驚艷了游人的雙眼,美醉了詞客的詩心!(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