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文化動態(tài)
    悲歌!贊歌!
    發(fā)布時間: 2020-01-20 16:44 來源: 編輯:岳文靜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讀《孤膽》《烈骨》

    王茂卿


      元旦前夕,袁斌將他剛剛出版的兩部紀實小說——《烈骨》《孤膽》各送一本給我,在倆人“交接”的那個剎那,我自對方的表情讀到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我知道,這是了卻夙愿后的情感外現(xiàn)?!读夜恰分魅斯鞘琢x元勛張振武,《孤膽》主人公則是中共早期黨員楊楚楠,乍一看,倆人似乎有些不搭界,不過,仔細想想,他們都是竹山人、都是革命者、都是英年早逝……不斷提取公因式后,我們很自然地得出結(jié)論:二人都將自己的人生悲歌唱成了時代的英雄贊歌!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英雄終將在歷史激流中屹立成中流擊水的柱石,激起驚濤駭浪。兩部紀實小說從二者的生平事跡著墨,透析出英雄的精神世界與個性特征,尤為難得的,是在描寫中心人物的同時,作者還以全景式的紀實手法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活動在歷史舞臺是竹山人——在竹山文學創(chuàng)作乃至史學研究方面,這一點實屬創(chuàng)舉。現(xiàn)在,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粗淺領略一下兩部著作的意蘊特征吧。


      一、厚重的革命主題

      時至今日,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已經(jīng)無需爭論:以革命人物創(chuàng)作紀實小說著實屬于一種冒險——特別是依據(jù)旁證材料存量不足,卻又曾“當紅”一時的公眾人物著筆,更是有如自尋跳舞的刀尖兒。袁斌在承接課題前的惴惴心理就很客觀地說明了這點兒:“民國時期有一批竹山人在武漢建功立業(yè),聲名赫赫,特別是張振武,郭肇明,施洋等人,堪稱偉大,他(指羅維揚)希望我寫一部紀實小說?!薄斑@確實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選題,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過于宏大的工程,它的艱難程度讓我不敢答應。這是一部紀實小說,必須從事實出發(fā)來組織故事,但武昌起義的史料雖較為豐富,但張振武的具體事例卻不多,郭肇明、張子維、馮嗣鴻等人的史料更為缺乏,而更難的是找到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由于時間和精力不逮,這件事也就放在心里,后來聽說羅維揚老師也給其他人說過,同樣沒有人敢答應?!弊x到此處,不由想起《狼圖騰》里那位蒙古大叔的遺憾:蒙古人沒有歷史,蒙古的歷史都是別人寫的。長期以來,竹山就處在這種尷尬的境地——清朝以前連縣志都沒有。很多時候,我們要承認一個史實:僅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客觀存在是遠遠不夠的。即使你確曾站到歷史舞臺的C位,如果想讓自己的能量溫暖到后人,還必需有自帶光源的講述人來進行必要的情景再現(xiàn)。艱難抉擇之后,袁斌決心與人合作完成這項“與偉大人物的交流”的艱巨任務——他不能讓英烈的鮮血就那樣了無蹤跡的被歷史無端湮沒蹤跡。

      《烈骨》再現(xiàn)的是“一腳踢開滿奴”的張振武。他是竹山縣第一位為尋求救國救民道路而自費留學日本的革命黨人(郭肇明與張振武同年留學日本,可屬于公派),是辛亥革命的靈魂人物之一,被后世譽為“首義元勛”。為了廢除帝制、實現(xiàn)共和,他散盡家財、向死而生,為民國創(chuàng)建立下曠世奇功。然而,由于他所主張的共和被專制復辟者視為絆腳石,終被黎元洪袁世凱等人聯(lián)手戕害。相對而言,《孤膽》的主人公楊楚楠的名氣就要“小”了很多。辛亥革命爆發(fā)時,楊楚楠還只是個孩子,不過,他的身體成長與人生觀形成卻正值民國初年。正如首義元勛未得善終一樣,辛亥革命并沒有給勞苦大眾帶來久已期盼的幸福生活。楊楚楠的大學時光正是馬克思主義在武漢的發(fā)育期,好學熱血的楊楚楠深受影響,于1926年春季加入共產(chǎn)黨,同年11月,受黨組織委派與賀華、施季皋、喻卓然、陳寶等一眾青年回竹山開展農(nóng)運工作。楊楚楠雖為一介書生,卻是滿身膽氣,在隨后的農(nóng)運工作中,他與富甲一方的“王三盛”家族、與獨霸一方的杜子翼叔侄展開殊死博弈。反復爭奪中,他甚至還在白色恐怖最為嚴重的時期掌握了地方政府——田家區(qū)政府的行政權(quán)。遺憾的是,由于僚屬的失誤,導致他私藏槍支、蓄意謀反的罪名被“坐實”,從而受到國民黨軍方的長期羈押。牢獄之中,由于他的堅貞不屈,敵人不曾獲得絲毫有價值的定罪證據(jù),對方也就只好讓案件長期懸置。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國民黨獄中條件實在太次,身體又受刑過度,終于造成了他的英年早逝。張振武、楊楚楠雖然時位不同,可就喚醒民眾、改良社會、為民謀福、推翻專制的心跡卻又是一脈相承、靈魂融通的。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二人前赴后繼為后人完美呈上一曲個人命運的悲歌、推動歷史進步的贊歌!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孤膽》《烈骨》于此時出版,顯然帶有強烈的獻禮意義存在。


      二、作品特色

      《孤膽》《烈骨》是紀實小說,這就決定了作品首先是寫歷史,不是編故事,必須秉承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這兩部小說確確實實做到了這些。

      其一、竭盡所能,足量占有創(chuàng)作素材。

      既是書寫歷史,就得秉持嚴肅態(tài)度,保證寫作材料的真實性。小說主人公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作品所用素材自然要遵循真實可考原則。決心承接任務之后,作者幾乎窮盡一切可能的搜集素材方法,從而保證了自己對材料的飽有。素材收集期間,他們多次上雙臺、下田家、出房縣、去武漢,想方設法尋找關聯(lián)故人及故人傳人的蛛絲馬跡,從口耳相傳中獲取珍貴資料(“走訪與楊楚楠、王道章及陳素梅等相關的人士,由此獲知了一些細節(jié)”)。查閱相關資料,從中尋求關聯(lián)信息(“筆者參考了《竹山縣志》、《中國共產(chǎn)黨竹山歷史》、《我為人民說實話》、《中共竹山歷史紀事》等多種資料,翻閱了《王氏族譜》、《楊氏族譜》等”),除此之外,甚至還從網(wǎng)絡上“淘”來書籍(“雖然價格較高,但受益良多”)為己所用。為了從交叉人物與事件中獲取映證材料,作者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從典籍中尋覓相關人物的交叉點。為了拓寬材料來源,他們甚至從網(wǎng)絡上“讀到了很多關于辛亥革命的材料、論文、小說、傳記、故事……從中哪怕幾個字的相關素材,也讓人欣喜”。各類素材匯集起來以后,又“耗費了很多心血”“去偽存真”,從而在得到“相關佐證”之后,才最終“作為史料引用”,從而確保了素材的豐富、真實性。歷盡艱辛、狂沙吹盡,作者終于占有了足以豐滿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作素材,為作品的起筆鋪平了道路。

      第二、強調(diào)背景,突出人物間的交集。

      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普遍聯(lián)系的,《孤膽》《烈骨》作為《大澤龍蛇》系列作品的兩翼,小說中的人物當然應該在眾多竹山英烈人物的相互交流碰撞中成型,絕對不可孤立存在。小說以矢志報國、改良社會為經(jīng),以勵志篤行、實現(xiàn)抱負作緯,從紛繁的歷史事件中凸顯出竹山先烈間的相互支持與幫襯。在兩部小說中,作者經(jīng)過潛心研究、竭力尋覓、科學甄別之后,厘出很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史料,尤其是先烈之間的交集,并由此突出他們各自在救國救民道路上的具體探索與相互影響。走進小說,我們發(fā)現(xiàn)張振武與馮嗣鴻是表兄弟,與張子維是叔侄且交好,與郭肇明同為留日學生而且還屬他鄉(xiāng)故知,同黃興有深刻矛盾;楊楚楠是“王三盛”家族的女婿,與施季皋是好友,與杜子翼是絕對相反的兩個陣營等等。

      第三、把握節(jié)奏,注重作品的可讀性。

      歷經(jīng)幾十年的沉淀,依據(jù)革命人物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已經(jīng)浩若煙海,如何讓讀者愿意將自己這兩本小說悅讀下去,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這是一個考驗作者寫作功力的棘手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考慮到先烈們主要從事的是革命工作,既然是革命,直接沖突就必然不會少,作者緊緊依據(jù)這個特性組織材料,圍繞沖突安排情節(jié),遵循矛盾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作品自然營造出一種緊張、激烈的氛圍,讓人讀來有股不忍釋卷的沖動。

      第四、個性語言,凸顯作品顏值擔當。

      語言是文學作品的顏值擔當?!豆履憽贰读夜恰氛Z言具有鮮明的個性,在作品之中作者根據(jù)主人公所處地理位置,有意嵌入大量竹山符號,以語言為載體凸顯作品的地域特色與歷史痕跡?!豆履憽分械摹翱屯迌骸?、“席簸籮”、“毛狗子”、“稀奇到八寶經(jīng)兒樣的”、“爺奶喜歡當頭子,爹媽心疼斷腸兒”、“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顛兒顛兒的”……《烈骨》里的“你個活鬼娃子”、“數(shù)蘿卜籽”、“苕高”、“你老漢還怕你不見了呢”等都是典型的竹山方言俚語,這些語言如果不加注釋,即使竹山本地的年輕人也未必全部懂得。但是,當主人公一旦離開竹山,這種元素就自覺消失,通過語言,作者將主人公順利包裝到自己希望塑造的形象層面上來。


      三、歷史價值

      地理位置雖然相對較為偏僻,但是就推動歷史的進程而言,自上古三代開始就從未有過竹山人的缺席。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社會的急劇震蕩期,使命感極強的竹山人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時至今日,先烈們創(chuàng)造的歷史事實確實已然存在,然而,由于當時并沒有健全的檔案管理機構(gòu)、專業(yè)的檔案人員,再加歷史久遠,長期缺乏必要的收集整理,史料就那么一點一滴的流失,以至于逐漸變得模糊不清(“《竹山縣志》里居然沒有楊楚楠的詞條”)……搶救性收集整理好這些史料已經(jīng)迫在眉睫,基于這個考量,我們有理由認為這兩部著作其實是歷史價值與文學價值并存的,二者是小說的兩翼,彼此相得益彰、互為犄角。從史學層面看,兩部紀實小說起碼擁有如下特點:

      第一、求實存真,增遺補缺。如前所述,兩部小說的所有人物以及創(chuàng)作素材都來自作者艱辛努力收集比對而得,作品所用材料是完全構(gòu)建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之上。我們不妨以人物為例,作為長篇小說,兩部長篇涉及的歷史人物數(shù)量相當驚人、事件更是駁雜異常,但是,作者出于“紀實”這個基本創(chuàng)作原則考量,作品中僅有一個無關宏旨的配角李定邦屬于虛構(gòu),即使這樣,作者還是專門在《關于小說的若干說明》中特地加以說明,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的嚴謹態(tài)度由此可見一斑。很大程度上,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認為:《孤膽》《烈骨》其實是兩部以文學方式呈現(xiàn)的竹山革命者的史料匯編。

      第二、紀念緬懷,不忘初心。《孤膽》《烈骨》于建國七十周年這個特殊歷史時期出版發(fā)行,作者心中的具體指向自是不言自明:面對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緬懷先烈,并力求循著他們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竹山尋求史料支撐。

      第三、彼此映證,共呈主題?!读夜恰分魅斯珡堈裎涓F其一生、砥礪前行,最終只為推翻盤踞中國幾千年的帝制;《孤膽》中的楊楚楠堅貞不屈、矢志不渝,與盤踞一方的地方惡霸殊死較量,反映了早期共產(chǎn)黨人的農(nóng)村革命運動,

      當然,僅有這兩部小說是滿足不了作者的“胃口”的。我與作者有過探討,作者的出發(fā)點并不僅僅只是呈現(xiàn)出這兩個人物,他想表現(xiàn)的人物數(shù)量遠遠龐大于此?!读夜恰分兄^多的有馮嗣鴻、郭肇明等人,《孤膽》中有施季皋、賀華等人。作者也不僅只希望描寫出這倆人物所處的不同時代,他意圖表現(xiàn)的是整個民國時期的竹山英雄。讀罷這兩部紀實小說之后,明眼人不難發(fā)現(xiàn)作品明顯缺少了中國革命的另一犄角——工人革命,這也正是作者正在著手處理的大事。據(jù)悉,作者就是據(jù)此而策劃了另一部表現(xiàn)施洋生平的紀實小說《鐵肩》。當張振武、施洋、楊楚楠三人組成的“鐵三角”成型后,必將立體呈現(xiàn)出竹山英雄在民國時期的一個英雄群雕。而由《烈骨》《孤膽》《鐵肩》所構(gòu)建的《大澤龍蛇》三部曲,也將成為表現(xiàn)這一時期竹山革命者的最好載體。如今,在品評這兩部小說的同時,我們也期待著這個三部曲的早日合體面世。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