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竹山城區(qū)從無橋到有橋,從有橋到多橋,三面環(huán)水的縣城,如今不僅有一、二、三橋、鋼架橋,還有即將竣工的廊橋。這些造型優(yōu)美的橋梁,如長龍臥波,連接著堵河兩岸。
夜色中的堵河大橋(2012年7月30日攝)
解放初期,竹山縣堵河兩岸互通全靠木制渡船。1970年,經(jīng)過長期準備,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城東河壩上建一座大橋,在獲得鄖陽地委批準后,于當年6月1日成立工程指揮部,從全縣各地抽調(diào)民工900余名,12月31日正式破土動工。堵河大橋由交通部第二設計院負責設計,橋型為“雙曲”拱橋。主橋孔是三跨,每孔跨徑70米,共210米,引橋孔三跨,每跨徑35米,共105米,橋長共385.8米,橋面寬9米,高22米,主橋為平橋,引橋為坡橋。該橋1973年7月1日竣工通車,不僅解決了竹山人民隔河相望出行難的問題,而且成為溝通竹山、竹溪及湖北與陜西、四川運輸線上的重要通道,并且結束了竹山堵河上無橋的歷史。
堵河大橋(1994年攝)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為適應經(jīng)濟社會迅猛發(fā)展的需要,拓展縣城發(fā)展空間,方便堵河兩岸人們的交往,1998年開始建設南門人行鐵橋,全鋼架結構,2002年竣工投入使用,成為當時堵河南岸連接城區(qū)的重要人行通道。
夜色下的鋼架橋(2015年11月25日攝)
接著,備受關注的“兩橋一路”工程之一的堵河二橋2007年12月28日開工建設。 堵河二橋位于堵河和霍河“Y”形河道交匯處,屬特大型橋梁,是襄關路和鮑雙路在城關鎮(zhèn)繞城段的重要樞紐工程。橋梁全長256米,高25米,采用平原微丘區(qū)二級路標準建設。項目主橋和路基工程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橋面寬12米,路基與橋同寬,設計水位為50年一遇洪水位259.6米,投資1200萬元,由湖北路橋集團承建。2009年10月28上午8時正式竣工通車。
堵河二橋(2012年5月4日攝)
2012年3月25日,位于縣城縱橫大道堵河廣場旁的堵河三橋開工建設,該橋按照一級公路設計,橋面寬16米,其中人行道各3.5米,車行道9米,橋全長247米,總投資2300萬元。堵河三橋造型美觀,橋型為空心板橋梁+鋼管拱方案,即在橋梁3-4孔、6-8孔、10-11孔人行道內(nèi)側裝飾下承式鋼管拱,使橋梁外觀形成三對弧形,猶如彩虹高懸。該橋于2013年10月通車,取名“圣水橋”。堵河三橋與經(jīng)緯大道、十堰路相連,為城關南環(huán)城、北環(huán)城公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又成為市民游覽南山公園跨越堵河的最便捷通道,不僅拓展了城市空間,而且提升了城市功能。
堵河三橋夜景(2014年7月7日攝)
圣水橋(2015年4月13日攝)
橋通路通,路通財通。如今,竹山境內(nèi)堵河上已建成大橋10余座,再加上正在建設的堵河廊橋、滄浪大橋竣工通車后,不僅提升竹山交通效率,更帶來竹山新的發(fā)展機遇。(圖/文 袁平凡)
即將竣工的堵河廊橋(2019年9月12日攝)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