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聽竹山
    聽竹山 | 生 活 在 哪 里
    發(fā)布時間: 2019-12-06 14:46 來源: 編輯:杜登艷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生活在哪里

    羅維揚


      生活在哪里,這個問題與你住在哪里密切相關(guān);你住在哪里,又與你是哪里人十分相似。到了外地,我說是武漢人;到了外省,我說是湖北人;到了外國,我說是中國人;到了外星球呢,我不得不承認(rèn),我是地球人。



      我的名分是越來越大了,地位是越來越高了,從代表武漢,代表湖北,代表中國,一直到代表地球!然而,我到外地、外省的機會很少,至今還沒到外國去過,至于到外星球,這輩子就別指望了。那么,我就很少能代表武漢,極少能代表湖北,無緣代表中國,壓根代表不了地球。我是在吹肥皂泡,越吹越多,越吹越大,大得不能再大,它就破滅了。


      說我是武漢人,但家住東湖,一個月難得去一次水果湖,一季度難得去一次閱馬場,半年難得去一次漢口,一年難得去一次漢陽。我算什么武漢人呢?住在東湖邊上,連東湖公園也很少進去,也不能說是東湖人,只能說是東湖路某條街某某號某個院子里的人。然而,這個院子也不小,我只是其中的一戶居民。每天可能要出一次門,散散步,或買包煙什么的,不過是個把鐘頭、半個鐘頭,乃至十幾分鐘,轉(zhuǎn)一圈兒又回家了?;卮稹吧钤谀睦铩钡膯栴},準(zhǔn)確地說,是生活在我家里。


      家里有幾個房間,有幾個人,而我白天多半時間在書房里坐著,夜間在臥室里躺著。精確地說,我是生活在書房和臥室里。我生活的空間是這么狹小,生活的環(huán)境這么逼仄,生活的內(nèi)容是這么單調(diào),囿于斗室無法突圍,豈不困死人、憋死人、悶死人,孤獨寂寞死人了么!
      然而,沒有死,還活著,全靠這幾十年來積攢的一房書了。天上人間,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想跟誰談?wù)勑?,管他名人、偉人、凡人、鳥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想看哪本書就拿哪本,不想看了,就放在一邊,全聽我的擺布,全憑我的興趣。窗外的吵鬧爭斗,由它去吧。紛紜復(fù)雜的世界,只不過是思想的材料。更何況,還有一臺破電腦,還可上因特網(wǎng),鼠標(biāo)一點,無論世界哪個角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立即了然于心。不吹肥皂泡,我也可以說,我不僅是武漢人、湖北人、中國人,還是正兒巴經(jīng)的地球人,堂堂正正的世界公民。是這房書和這臺電腦挽留了我,滋養(yǎng)了我,使我充實,使我快樂,使我覺得這日子不賴,還可以活下去。
      那么,我到底生活在哪里呢?如實招來,是生活在我的軀體里,生活在我的思想里。金錢制約著,使我不能自由行走;權(quán)力制約著,使我無法改變外界;傳媒制約著,使我不能信口雌黃。但我總可以自由思想吧!
      你再有錢,也不能完全心想事成,這世界總在一定范圍內(nèi)制約著你;你再有權(quán),也不能十足地隨心所欲,這世界也還在一定程度上牽扯著你。惟有思想是可以自由的,精鶩八極,視通萬里,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誰也制約不了。悲哀的是,思想是軟件,軀體是硬件;沒有硬件,軟件就不能運行。所以,要想思想,必須活著,必須以吃喝拉撒睡,伺候著這副臭皮囊。
      “生活在哪里”的追問,如同“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追問一樣,只是活得不耐煩的人自找的難題。所以,“不要問我從哪里來”那首歌,很好,值得一唱,不妨唱唱。
          


      感謝您的收聽。如果您喜歡,請在文章下方點擊在看、留言,并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您可以下載“云上竹山APP”在視聽欄目中收聽,還可以在竹山人民廣播電臺調(diào)頻(FM)99.1兆赫文藝節(jié)目中收聽,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作者簡介:


      羅維揚,湖北隨州人,1942年6月出生,1965年7月畢業(yè)于武漢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1974年至1984年在竹山縣文化部門主編《堵河文藝》,1980年加入中國作協(xié)武漢分會,1984年調(diào)湖北省文聯(lián),在《今古傳奇》雜志當(dāng)編輯,曾任主編。1993年12月被評聘為“編審”職稱,1994年1月國務(wù)院頒發(fā)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8月從湖北省文聯(lián)退休。1988年至2012年出版文學(xué)、人文著作32種,2014年出版《羅維揚文集(全9冊)》。此文發(fā)表于2003年1月4日(原載《文匯報》筆會)2012年起一直住在竹山縣上庸鎮(zhèn)南壩村五組,2018年起主編鄉(xiāng)賢文化小叢書。

    朗誦者:


    梁險峰,竹山融媒體中心編輯。


      《聽竹山》欄目,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內(nèi)的詩歌,投稿至今日竹山網(wǎng)在線投稿,并請在標(biāo)題前注明“聽竹山”,也可錄音后并附作者簡介投稿QQ: 441409997。 本節(jié)目文章屬作者原創(chuàng)作品,如有侵權(quán),作者自行負(fù)責(zé)。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wù)
      竹山便民服務(wù)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