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夜半炮聲砸了招牌
有一段時間,山城人們在半夜或清晨黎明,經常被沖天的煙花爆竹聲驚醒,推窗探頭一看,多半是某商店新張,或某大老板生辰慶典,或某大樓封頂。于是怨聲載道,叫罵聲不絕于耳。想來老板們買來這么多花炮,無外乎要證明兩點,一是顯其有錢有人緣,所謂財大氣粗;二是顯其開業(yè)隆重,商店開得有“品位”。而恰恰相反,此行暴露的是某些商家人文品格的缺失,損壞了作為商家的最基本的公眾形象。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边@本是對領導干部的要求,對商家也是一樣。很難想象,一個被群眾天天戳脊梁骨的商家,一個令眾人心生忿恨的老板,縱然他的商品質量再好,服務再周全,生意也一定不會好到哪里去。半夜三更鳴炮以示其開業(yè)隆重的店老板,開業(yè)也未見得興隆,至少周圍深受其害的住戶不會去給他捧場。
去年9月,縣城寶芝靈大藥房的老板陳剛一次性救助了10名貧困學子,一時傳為美談。作為一家剛剛發(fā)展起來的民營企業(yè),能夠每年拿出上萬元的資金關注弱勢群體,實屬不易。陳剛說,自己從小家境貧寒,現在拿政策和社會各界支持賺了點錢,盡力回報社會是應當的。正是因為決策者有這樣的境界,寶芝靈大藥房確立了它誠信、平和、博愛的良好企業(yè)形象,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短時間里迅猛發(fā)展,鏈鎖超市已發(fā)展成4家,成為我縣藥品零售行業(yè)的“龍頭老大”。
當然,良好的公眾形象還與誠信度、服務質量、企業(yè)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相關,需要商家堅持不懈地經營、塑造、維護,絕非做點慈善事業(yè)就能完成。部分別有用心的商人,一面出錢買點名聲,一面背地里出售假冒偽劣商品的不恥行逕,只不過是拿善舉做一塊“遮羞布”而已。畫皮一旦被揭穿,其“公眾形象”也就了然于天下。 (蕭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