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這個口號有激發(fā)人積極向上的一面,但越來越商業(yè)化的操作,正在使這種精神異化。
在實踐中,“更高、更快、更強”意味著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紀錄、打破紀錄。可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人自身的素質卻在不斷地下降:空調使人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下降。汽車使人懶得走路、騎車了。洗衣機、自來水減輕了家務壓力,卻也使人喪失了洗衣服、挑水等體力的鍛煉。學校里整天學習,不是看書就是看電腦,如山的各種信息使學生肩不能扛、腿不能跑……這些體力活動的消失,非意志堅強又有時間鍛煉者,很難得到彌補。這次奧運會我們金牌的得主,大部分是家境貧寒者,以農村的居多,就很能說明問題,因為他們的體力活動多,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這種情況下,要想不斷刷新紀錄,主要就得靠訓練技術的改進提高,但技術提高是有限度的。于是很多的人只有走上依靠興奮劑的道路。所有興奮劑都對人身體有害,運動員自己也知道,但為了“更高、更快、更強”,還是不能阻止大量的運動員心甘情愿的注射興奮劑,把奧運賽場變成了興奮劑技術和反興奮劑技術的競技場。
另一方面,人體是一個均衡系統(tǒng),如果讓其中的某個系統(tǒng)特別突出,這個系統(tǒng)不再均衡,就有可能發(fā)生崩潰。也就是說,當人跳得特別高,跑得特別快,舉得特別重的時候,這個人體發(fā)生崩潰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我們常常聽到某某運動員猝死的消息,就是人體崩潰的表現(xiàn)啊。但在獎金的刺激下,運動員們的追求仍然無悔。我記得特別深的去年的一個體育節(jié)目,是山東的女子長跑運動員與教練打官司,其中有一個女運動員后來在一個澡堂工作,她的腳在電視上展示的時候我差點哭了起來,那腳變形的樣子簡直不能再稱之為腳?,F(xiàn)在我如果要說運動員的壽命比正常人要高,見多識廣的朋友肯定會笑得我想鉆進老鼠洞的。
所以今天劉翔估計他的傷情后退出比賽,我打心眼里是贊成的。當然如果他是在半途退出來,我也會打心眼里鄙視的。
奧運總有閉幕的那天,我想問問我們論壇的朋友們:兩種運動思路,“更高、更快、更強”和“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你覺得哪種更好呢? (今日竹山網友 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