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就在眼前,與教師相關的各類新聞也接踵而來。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出臺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的考核辦法,明確了績效考核會和師德掛鉤,但絕對不與升學率掛鉤(《揚子晚報》9月8日);一位普通教師通過媒體吐露心聲,她更希望社會以維護師道尊嚴作為教師節(jié)禮物。(《中國青年報》9月8日)
瀏覽這兩則新聞不難發(fā)現,它們都和“師德”有關,前者的考核辦法里透出的是約束和激勵,后者的呼聲里渴求著社會的理解與支持。每每臨近教師節(jié),“師德”總成為繞不過的話題,為教師準備一份什么樣的禮物,也成了令眾多家長和學生撓頭的問題。
這幾天,有媒體策劃專題,“不送禮的教師節(jié),我們該怎么過?”的確,在這個日趨浮躁的社會里,每一個節(jié)日都成了應付式的過場,成了商家借以宣傳造勢的跳板,成為“有心人”人情往來的契機,教師節(jié)也不例外。但“不送禮的教師節(jié)”終歸不是這個節(jié)日的價值核心,師道尊嚴的維護也并非僅僅來自于送禮或不送禮的爭論。
這個時候,各地的教育主管機構可能都會舉行一些表彰大會之類的儀式來“過節(jié)”。儀式上,諸如高尚、奉獻、犧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類的贊譽之詞,都會毫不吝嗇地獻給教師們。但在這個節(jié)日里,與其一味單純地為教師奉獻贊歌,倒不如躬身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不難想像,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們是難以知道鄉(xiāng)村教師跋山涉水去上課的艱辛;坐在電腦前享受網絡信息溝通帶來的便捷時,我們也難以體會鄉(xiāng)村教師在危房里給孩子們上課時的不安心情。與縣城、省城的教師相比,鄉(xiāng)村教師除了肩負教書育人的重擔外,學校的生存與學生的求學問題也必須在他們關注視野之內。即便如此,鄉(xiāng)村教師被拖欠工資的現象還未能杜絕。誰都清楚這樣的境況不可能確保農村教育的發(fā)展,但這個常年被提及的問題依然是問題。
而城市里的教師更多的是在感受著現實的多重擠兌。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辯一直不曾消停,教師如果偏離了應試教育的門檻,會被上級或者媒體批評為“禁錮學生思維,侵犯學生權利”;如果注重了素質教育的訓練,在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面前,考試分數的失利,老師可能要為學生背負低能的罵名。
而事實上,教師雖然擔負“授業(yè)解惑”的職責,但是長遠的教育理念卻不是普通教師所能決定的。如果教育專家們今天提一套方案,明天出一個指示,而這些方案和指示僅僅是他們腦海中憑空想出的“理想”欲通過一線教師來實現,那教育界會不會出現類似“減負減負,后果自負”的鬧???這些鬧劇,正是普通一線教師所不能承受之痛。
無論我們把教師這個職業(yè)“抬”得多么偉大,從事在其中的人也都是平凡的,喜怒哀樂是他們無法拒絕的人間表情,他們所傳達出的委屈與不滿,正是政府、社會對教師關懷不夠的地方,這也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多下工夫的地方。由此來看,教師節(jié)最貴重的禮物,莫過于我們能夠重視一下普通教師們喜怒哀樂的人間表情,體味不時侵入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快樂和委屈。(來源:中國青年報 陳方)
瀏覽這兩則新聞不難發(fā)現,它們都和“師德”有關,前者的考核辦法里透出的是約束和激勵,后者的呼聲里渴求著社會的理解與支持。每每臨近教師節(jié),“師德”總成為繞不過的話題,為教師準備一份什么樣的禮物,也成了令眾多家長和學生撓頭的問題。
這幾天,有媒體策劃專題,“不送禮的教師節(jié),我們該怎么過?”的確,在這個日趨浮躁的社會里,每一個節(jié)日都成了應付式的過場,成了商家借以宣傳造勢的跳板,成為“有心人”人情往來的契機,教師節(jié)也不例外。但“不送禮的教師節(jié)”終歸不是這個節(jié)日的價值核心,師道尊嚴的維護也并非僅僅來自于送禮或不送禮的爭論。
這個時候,各地的教育主管機構可能都會舉行一些表彰大會之類的儀式來“過節(jié)”。儀式上,諸如高尚、奉獻、犧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類的贊譽之詞,都會毫不吝嗇地獻給教師們。但在這個節(jié)日里,與其一味單純地為教師奉獻贊歌,倒不如躬身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不難想像,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們是難以知道鄉(xiāng)村教師跋山涉水去上課的艱辛;坐在電腦前享受網絡信息溝通帶來的便捷時,我們也難以體會鄉(xiāng)村教師在危房里給孩子們上課時的不安心情。與縣城、省城的教師相比,鄉(xiāng)村教師除了肩負教書育人的重擔外,學校的生存與學生的求學問題也必須在他們關注視野之內。即便如此,鄉(xiāng)村教師被拖欠工資的現象還未能杜絕。誰都清楚這樣的境況不可能確保農村教育的發(fā)展,但這個常年被提及的問題依然是問題。
而城市里的教師更多的是在感受著現實的多重擠兌。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辯一直不曾消停,教師如果偏離了應試教育的門檻,會被上級或者媒體批評為“禁錮學生思維,侵犯學生權利”;如果注重了素質教育的訓練,在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面前,考試分數的失利,老師可能要為學生背負低能的罵名。
而事實上,教師雖然擔負“授業(yè)解惑”的職責,但是長遠的教育理念卻不是普通教師所能決定的。如果教育專家們今天提一套方案,明天出一個指示,而這些方案和指示僅僅是他們腦海中憑空想出的“理想”欲通過一線教師來實現,那教育界會不會出現類似“減負減負,后果自負”的鬧???這些鬧劇,正是普通一線教師所不能承受之痛。
無論我們把教師這個職業(yè)“抬”得多么偉大,從事在其中的人也都是平凡的,喜怒哀樂是他們無法拒絕的人間表情,他們所傳達出的委屈與不滿,正是政府、社會對教師關懷不夠的地方,這也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多下工夫的地方。由此來看,教師節(jié)最貴重的禮物,莫過于我們能夠重視一下普通教師們喜怒哀樂的人間表情,體味不時侵入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快樂和委屈。(來源:中國青年報 陳方)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