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赤峰市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國元在研究重大問題時召開的“市長辦公會”,許多都是在飯桌上進行的。有個幾億元的大工程,也是他同市里幾位領導在接待開發(fā)商的飯桌上拍板定下的。 (3月23日《江南晚報》)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指的“飯桌”,不是尋常百姓家的粗茶淡飯,而是動輒數(shù)萬元的“天價飯”?,F(xiàn)在有種時髦的做法,飯桌上面定乾坤。諸如土地開發(fā)、項目審批、工程驗收等等所謂“重大問題”,都是一些領導在“飯桌”上定下調(diào)子的。
我黨隔幾年,我國每一年,都要召開黨代會、人代會、政協(xié)會議,就是通過廣大黨員、廣大代表參政議政來討論確定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但是,一些官員總想“繞道走”,絞盡腦汁地把研究這些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問題”,從黨委、政府的會議桌上,轉(zhuǎn)移到俗不可耐的飯桌上。
“飯桌”何以有如此魅力?
因為飯桌上,便于進行權錢交易。飯桌上有句順口溜:“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伸,你我不分”。在飯桌上研究、確定“重大問題”,酒令成了官商勾結(jié)、權錢交易的依據(jù),什么黨性原則、黨紀國法則完全被拋之腦后。正是在“當官不發(fā)財,請我都不來”、“寧傷身體,不傷感情”的勸酒聲中,一個個違法違規(guī)的工程項目被拍板敲定。腐敗官員在肥了自己的同時,也使得人民群眾的血汗錢流入不法商人的腰包。
因為飯桌上,可以借酒壯膽。俗話說,火借風勢,人借酒力。有的官員三杯酒下肚,就找不到東西南北。這些人酒后吐狂言——只有他們做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做的。一些百萬元、千萬元,乃至上億元的投資項目,就是在飯桌上經(jīng)不住不法商人的百般誘惑而定下的,待到這些官員酒后清醒,該簽的已經(jīng)簽了,該收的已經(jīng)收了,再想反悔就為時已晚了。一些領導干部由清官變成貪官,思想防線往往就是從飯桌上被摧毀的。
因為飯桌上,能夠拉近官員與商人的距離。很多官員與商人就是通過“酒逢知己三杯少”認識的,進而結(jié)成互相信任、互相依賴的“鐵哥們”。有的腐敗官員一請就到,甚至不請自來,就是因為能夠從飯桌上得到意想不到的“實惠”,諸如金錢、房產(chǎn)、汽車、美女等等。
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我們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全面小康建設,依靠飯桌上的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是決計實現(xiàn)不了的,只能影響領導干部手中權力的正確行使,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造成極大危害。(來源:新華網(wǎng) )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