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97久草视频在线|99国产在线宅男|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首頁 > 地域文史
    典藏竹山歷史篇:戰(zhàn)天斗地的激情歲月
    發(fā)布時間: 2018-04-25 14:57 來源: 編輯:李永芳
    字體大?。?
    打印
    返回
    □    黨世根


    (電站建設時的勞動場景)
    青山含秀、綠茶飄香的時節(jié),記者來到城郊的霍河水庫。山下,碧波蕩漾,如黛青山倒映水中;山上,茶園層層疊疊,陣陣清香隨風襲來……憑欄遠眺,號稱“亞洲第一大人工土壩水庫”霍河水庫盡收眼底,萬千思緒涌上心頭。這彰顯著人類最原始、最樸素力量的水庫,是“四千干部四萬兵”創(chuàng)造的奇跡,更是四萬民工用汗水、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戰(zhàn)天斗地、人定勝天的壯歌。
    相傳遠古女媧娘娘煉五色石補天時,挑石行走途中扁擔突然斷裂,一塊石頭跌落留下一山,名曰霍山?;羯侥_下一河流因此得名霍河。1977年10月,我縣以民工建勤為主、國家補助為輔,在城關鎮(zhèn)劉家山村興建具有發(fā)電、養(yǎng)殖、灌溉、防洪四大效能的霍河水庫。
    霍河水庫由省水利廳勘測設計,省水利工程三團負責施工,縣委組織勞力?;艉铀畮焓呛煌链髩?,每個木夯由4人抬起一層一層夯實,每30公分,就要用10噸的石碾壓緊。1979年8月大壩建成,1981年9月溢洪道建成,10月全部竣工。水庫大壩為粘土心墻代料壩,壩高67米,壩頂長442米,頂寬7米??値烊?.03億立方米,同步修建的壩后式水電站,裝機9100千瓦。
    “工棚座座,炊煙裊裊,施工現(xiàn)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喇叭聲聲,炮聲隆隆。挖土的,推車的,打炮的,挑土的,打夯的,那宏大場面就像電影里打仗一樣十分的壯觀!更難能可貴的是縣領導與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闭f起霍河水庫建設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劉家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孫道文,仍贊嘆不已。
    1978年11月初,霍河水庫建設進行“大會戰(zhàn)”?!八那Ц刹克娜f兵”帶著糧食、棉被、扁擔、籮筐、十字鎬、鐵鍬,扛著紅旗,敲鑼打鼓,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霍河。在霍河水庫兩岸山坡上搭工棚、砌灶臺、架大鍋、安營扎寨。民工們一天只能吃一頓大米白面,更多的時候吃的是苞谷面、紅薯、洋芋等粗糧,可開山劈石,挑土筑壩,人人熱情高漲,夜以繼日奮戰(zhàn)在工地上。
    霍河水庫是竹山幾萬干群肩挑背扛小車推,歷經(jīng)4年建成的。當時,全縣25個公社,有19個公社參與,各公社參戰(zhàn)人員實行軍事化編制,按公社、大隊、生產(chǎn)隊分別編成營、連、排,每個公社成立一個“民兵營”,公社“一、二把手”分別擔任正副營長。各公社還成立了女民兵營,她們身著五顏六色的衣服,不僅是工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頂起了婦女”半邊天”。
    在霍河水庫建設中,縣委、縣革委會、工程建設指揮部合署辦公。時任縣委書記李仰中、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主任、霍河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長曾云山等19名縣領導,每天巡回在工地處理施工、安全、質量等難題。地、縣領導還走進各營、連工棚,檢查飯菜質量,慰問受傷民工,為家庭貧困的民工送去衣被。各公社慰問團開著車子,敲鑼打鼓給水庫工地送去雞、蛋、魚、肉、蔬菜和白酒。
    霍河電站建設是大兵團作戰(zhàn),晝夜三班倒,為了及時傳達指揮部黨委的號令,在大壩工地、民工住地等地段架設了10多只高音喇叭,傳達縣領導指示,下達施工命令,播放工地戰(zhàn)歌、會戰(zhàn)進度、先進典型。宣傳科唐明文、李來生每天編發(fā)油印《霍河戰(zhàn)報》,發(fā)往各營,各公社組織文藝骨干編排文藝節(jié)目,利用工余時間上演快板、三句半、詩朗誦、花鼓說唱等,鼓舞士氣,激勵斗志。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1979年春節(jié),只在大年三十放了半天假,地、縣領導與民工們在工地過了一個樸素的革命化春節(jié)。“三天年”人平5斤豬肉、3斤白酒,吃大米白面。大年三十晚,工地舉行迎春詩會,領導和民工們登臺賽詩。時任縣委書記李仰中在《雄兵四萬氣如虹》詩中寫道:“雄兵四萬氣如虹,木魚山下鎖蛟龍,禹王治水為除害,咱們叫它放光明。”
    在新春比武大會戰(zhàn)中,4萬余干部和民工你追我趕,你趕我超。比出勤率、比進度、比質量;領導與領導比,營連與營連比,工程與工程比,評先進,插紅旗。工程進展有驚人的速度,與縣領導們以民工身份戰(zhàn)斗在施工一線的艱苦作風是分不開的。民工們稱贊說,曾云山指揮長作風過硬、工作務實、關心群眾,我們再苦再累也無怨言。
    霍河大壩,將木魚山和劉家山連接起來,而現(xiàn)在,木魚山已經(jīng)更名為楊工山。楊工墓坐落在潤蘭莊園房后一片茶園里,墳頭正對水庫,墳上長有一棵大碗粗的構樹,墓碑上“為四化殉職,在群山流芳”的碑文清晰可見。說起來,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原來,在修建水庫時,作為技術保證,省水利廳水利工程三團負責大壩施工技術和電站機組設備安裝。1979年12月7日,水利工程三團的總工程師楊德珩在檢查發(fā)電洞豎井施工質量時,不幸摔下8米深的工作臺犧牲,年僅54歲。為紀念功臣,竹山縣在大壩右側的山頭上安葬他,并將木魚山改名為楊公山。
    霍河水庫管理處主任薛繼強說,每年春節(jié)前,他和職工們都要為楊工上墳。1995年清明節(jié)前,他和職工們將楊工的墳頭進行了修繕,當年清明節(jié)這天,楊工的兒子帶著家人前來為楊工掃墓,看到墳頭上的清明吊,熱淚盈眶地說:“沒想到竹山人沒有忘記我的父親,我父親也含笑九泉了!”今年,薛繼強還計劃修繕墳墓和立碑,供游客瞻仰。
    孫道文介紹,劉家山村為霍河水庫建設奉獻田地1000多畝,移民搬遷80多戶。村里1000畝松杉砍去做了木板車,山上的雜木砍去當柴燒。霍河水庫建成后,縣政府組織縣直單位和霍河水管處干部及村民,在劉家山村栽植松杉5000多畝。之后,村里建成茶葉基地400畝。
    1986年,劉家山村由霍河水管處代管,霍河水庫實行“兩權分離,占田還水”,所有權歸水管處,經(jīng)營權歸劉家山村。水管處扶持劉家山村建起磚瓦廠、毛毯廠、煤礦、茶場、水上游樂園等村辦企業(yè)。昔日的窮霍河變?yōu)楦换艉?,劉家山村人平收入達1000元,成為全縣首富村。
    2009年,劉家山村劃歸城關鎮(zhèn)所轄村后,鎮(zhèn)政府發(fā)揮霍河水庫小氣候適宜茶樹生長的有利條件,引導村民調(diào)整產(chǎn)業(yè)結調(diào),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潛力,逐年穩(wěn)步發(fā)展茶葉,已建茶園總面積達2000畝。茶葉種植大戶孟吉武注冊了“劉家山”綠茶品牌,潤蘭莊園主陳建斌注冊了“潤蘭春”綠茶和“蓮花茶”兩個品牌,茶葉已成為劉家山人致富的主導產(chǎn)業(yè)。
    如今,修建在堵河之上的潘口水電站裝機達51.3萬千瓦,是霍河水電站50多倍。同時,竹山縣已建成36座大中小型水電站,水電裝機突破90萬千瓦,躋身全省水電能源大縣。無論是庫容還是發(fā)電量,霍河水電站都被遠遠地超越,但在竹山人的眼里,霍河水庫彰顯了竹山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記錄著竹山人最難忘的激情歲月。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
    媒體矩陣
    •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竹山人大網(wǎng)手機版
    • 竹山便民服務
      竹山便民服務
    •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竹山特產(chǎn)云超市
    • 今日竹山報
      今日竹山報
    •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今日竹山網(wǎng)站手機版
    • 云上竹山客戶端
      云上竹山客戶端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
    •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竹山融媒+微信公眾號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