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網消息 近日在竹坪鄉(xiāng)安河口村筆者了解到,該村外出創(chuàng)業(yè)能人姚永興與本村何邦友等20個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月底將帶領他們前往姚永興在黃石承包的鐵礦上務工,半年能創(chuàng)收3萬元。這是該鄉(xiāng)探索的通過能人大戶帶動貧困戶外出務工實現脫貧致富的新模式。
今年以來,竹坪鄉(xiāng)緊緊圍繞上級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安河口村為試點,以“四看”標準精準識別貧困戶,一戶一方案精準施策,一戶多措施精準幫扶,確保了精準扶貧工作抓細抓好、扎實有效。
按照全省扶貧開發(fā)工作動員會精神,竹坪鄉(xiāng)牢牢把握政策要求精準識別貧困戶。一是堅持“四看”標準不動搖。該鄉(xiāng)統(tǒng)一政策宣傳,縣鄉(xiāng)聯(lián)合工作隊按照“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識別標準,與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民主評議貧困戶,找準精準貧富的“靶子”。二是堅持群眾“定戶定項”機制不動搖。經過村民小組代表、組長和明白人第一輪評議以及黨員、組長和村民代表第二輪評議,最終確定貧困戶對象;召開項目實施動員會、中期檢查會、驗收匯報會等三次座談會,讓群眾真正成為項目選擇、項目實施、項目管理、項目監(jiān)督的主體,充分保障了群眾對扶貧項目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管理權,保證了扶貧項目真正用到實處。
因需精準分類別
為了進一步明確各個貧困戶的實際需求、落實具體幫扶措施,該鄉(xiāng)在原有建檔立卡的基礎上進一步為每一個貧困戶建立詳實的檔案資料,內容包括家庭人口、致貧原因、脫貧需求、幫扶措施及目標、幫扶責任人等。并根據貧困戶急需幫扶程度的不同將貧困戶細分為四類,一是在6年需要持續(xù)幫扶的為極端貧困類,二是需要用4-5年開展幫扶的為比較貧困類,三是通過搬遷建房、大病救助和教育扶持可以脫貧的為一般貧困類,五保類和低保類貧困戶將由國家政策兜底。
因戶精準施對策
該鄉(xiāng)統(tǒng)一整合各類扶貧項目資源,針對各戶致貧原因的不同實行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全力確保扶貧有效、精準到位,目前在該鄉(xiāng)安河口村,共形成了六大類幫扶項目,一是產業(yè)類項目,計劃投入600萬元推廣種植700畝無性系茶葉,流轉現有500畝無性系茶園;發(fā)展黑花生種植600畝;新發(fā)展核桃500畝,流轉現有核桃基地1200畝;管護肚背基地600畝,新發(fā)展肚背300畝;新發(fā)展油茶50畝;新發(fā)展過百頭養(yǎng)羊場3個、發(fā)展“150”養(yǎng)豬場1個。二是設施類項目,在陳家?guī)X新建一座蓄水池,鋪設入戶管網2000米,解決800人安全飲水難題;架設2座過河橋,修補村主干路網,水泥路入院達戶率達到100%;建設美麗村莊,架設空缺路段路燈50盞,完善下水道1250米、栽植行道樹120株。三是在村委會對面征地10畝,建設生態(tài)搬遷安置小區(qū)解決21戶76人搬遷問題;投入500萬元解決63戶222人的房屋改造。四是勞務幫扶類,充分利用6個流動黨支部和勞務合作站的功能,加強交流與溝通,為貧困戶提供就業(yè)舞臺;發(fā)揮打工能人、種養(yǎng)大戶的帶動作用,引導貧困戶外出、就地實現就業(yè)。五是切入醫(yī)療救助、大病救治、助學貸款等政策解決45戶群眾就醫(yī)、14戶群眾子女就學問題。六是技能培訓類,開展勞務技能培訓200人,向縣內外龍頭企業(yè)和其他用人單位輸出技能型勞務人員200人;結合產業(yè)開發(fā),就無性系茶葉、花生、林特等適合當地農民需求的實用技術進行分期分批培訓,每年培訓農民200人。
截至目前,安河口村試點工作已精準識別貧困戶306戶1006人,并已完成檔案整理工作,首批21戶扶貧搬遷類貧困戶已開始動工建房,100多戶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計劃在打工能人的帶動下外出就業(yè),為家庭創(chuàng)收。(蔡少勛)
今年以來,竹坪鄉(xiāng)緊緊圍繞上級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安河口村為試點,以“四看”標準精準識別貧困戶,一戶一方案精準施策,一戶多措施精準幫扶,確保了精準扶貧工作抓細抓好、扎實有效。
按照全省扶貧開發(fā)工作動員會精神,竹坪鄉(xiāng)牢牢把握政策要求精準識別貧困戶。一是堅持“四看”標準不動搖。該鄉(xiāng)統(tǒng)一政策宣傳,縣鄉(xiāng)聯(lián)合工作隊按照“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識別標準,與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民主評議貧困戶,找準精準貧富的“靶子”。二是堅持群眾“定戶定項”機制不動搖。經過村民小組代表、組長和明白人第一輪評議以及黨員、組長和村民代表第二輪評議,最終確定貧困戶對象;召開項目實施動員會、中期檢查會、驗收匯報會等三次座談會,讓群眾真正成為項目選擇、項目實施、項目管理、項目監(jiān)督的主體,充分保障了群眾對扶貧項目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管理權,保證了扶貧項目真正用到實處。
因需精準分類別
為了進一步明確各個貧困戶的實際需求、落實具體幫扶措施,該鄉(xiāng)在原有建檔立卡的基礎上進一步為每一個貧困戶建立詳實的檔案資料,內容包括家庭人口、致貧原因、脫貧需求、幫扶措施及目標、幫扶責任人等。并根據貧困戶急需幫扶程度的不同將貧困戶細分為四類,一是在6年需要持續(xù)幫扶的為極端貧困類,二是需要用4-5年開展幫扶的為比較貧困類,三是通過搬遷建房、大病救助和教育扶持可以脫貧的為一般貧困類,五保類和低保類貧困戶將由國家政策兜底。
因戶精準施對策
該鄉(xiāng)統(tǒng)一整合各類扶貧項目資源,針對各戶致貧原因的不同實行因戶施策、一戶多策,全力確保扶貧有效、精準到位,目前在該鄉(xiāng)安河口村,共形成了六大類幫扶項目,一是產業(yè)類項目,計劃投入600萬元推廣種植700畝無性系茶葉,流轉現有500畝無性系茶園;發(fā)展黑花生種植600畝;新發(fā)展核桃500畝,流轉現有核桃基地1200畝;管護肚背基地600畝,新發(fā)展肚背300畝;新發(fā)展油茶50畝;新發(fā)展過百頭養(yǎng)羊場3個、發(fā)展“150”養(yǎng)豬場1個。二是設施類項目,在陳家?guī)X新建一座蓄水池,鋪設入戶管網2000米,解決800人安全飲水難題;架設2座過河橋,修補村主干路網,水泥路入院達戶率達到100%;建設美麗村莊,架設空缺路段路燈50盞,完善下水道1250米、栽植行道樹120株。三是在村委會對面征地10畝,建設生態(tài)搬遷安置小區(qū)解決21戶76人搬遷問題;投入500萬元解決63戶222人的房屋改造。四是勞務幫扶類,充分利用6個流動黨支部和勞務合作站的功能,加強交流與溝通,為貧困戶提供就業(yè)舞臺;發(fā)揮打工能人、種養(yǎng)大戶的帶動作用,引導貧困戶外出、就地實現就業(yè)。五是切入醫(yī)療救助、大病救治、助學貸款等政策解決45戶群眾就醫(yī)、14戶群眾子女就學問題。六是技能培訓類,開展勞務技能培訓200人,向縣內外龍頭企業(yè)和其他用人單位輸出技能型勞務人員200人;結合產業(yè)開發(fā),就無性系茶葉、花生、林特等適合當地農民需求的實用技術進行分期分批培訓,每年培訓農民200人。
截至目前,安河口村試點工作已精準識別貧困戶306戶1006人,并已完成檔案整理工作,首批21戶扶貧搬遷類貧困戶已開始動工建房,100多戶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計劃在打工能人的帶動下外出就業(yè),為家庭創(chuàng)收。(蔡少勛)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