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生僻字將入中華字庫
生僻字取名帶來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據(jù)媒體報道,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已著手“中華字庫”中第17包“當代人名地名用字搜集與整理”工作,將收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該項目預計在2016年10月完成,可有效解決用生僻字取名無法錄入、顯示的問題。
據(jù)了解,“中華字庫”工程于2011年啟動,共分為28個包,近3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yè)參與了研發(fā)工作。方正電子負責的第17包,將搜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將“中華字庫”中的漢字總量擴充到7萬余個。
開學后,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于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fā)現(xiàn)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后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
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含生僻字的名字,好些是學生家長請算命先生等取的。
四川研究民俗多年的文化學者張志海對算命取名的生僻名字現(xiàn)象指出,“此風不可長,不建議用生僻字。”
9月初,眉山一中學老師莫老師班上又迎來了一批新生,拿到學生花名冊后,從事英語教學的莫老師發(fā)現(xiàn),50多人的班上有4個學生的名字平時很少見,叫不上來。
莫老師找到了班級所在的語文老師,一番提醒后,有2個學生的名字被認出,但有兩個學生的名字,就連語文老師都叫不上來。
學生“任洨慧”中間的“洨”字是不是讀“jiao”?學生“黃珂懋”的“懋”字怎么讀?不好意思當面問學生的莫老師回家吃完飯后,翻起了新華字典,“懋”字很快被查到音為“mào”,但“洨”字查了十多分鐘也沒能在“jiao”音里面找到。
“是不是不念jiao?”得知莫老師有困難,一家人圍了過來商量,但很快被莫老師否決。“從偏旁來看,這個字多半讀jiao。”考慮到新華字典上收錄的漢字有限,莫老師又搬出了康熙字典,但仍未在“jiao”音里面找到“洨”字。
最后,莫老師用偏旁一查,果然,“洨”的讀音為“xiáo”,念二聲,意為“古水名。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一帶。一說即今沱河。”
學生們的名字里,生僻字越來越多,這不是從教十余年莫老師一人的感受。
相比尚未和學生見面的莫老師,原本準備點名的語文老師趙老師因為不認識學生的名字,幾乎當場尷尬。
趙老師班上有名女生名叫“劉翾翯”,作為班主任,第一次上課他原本想點名,但眼光一掃,花名冊上的“劉翾翯”三個字就有兩個字不認識,點名只得作罷。
找了個借口回到辦公室后,趙老師連忙翻出字典一查,知道“翾翯”讀音為“xuānhè”后,他才背著手慢悠悠地回到教室里,開始了點名,念出劉翾翯的名字時,站起來示意的劉翾翯給趙老師投來了敬佩的眼光:老師,我的名字你是第一個一下子就讀正確的。
“你的名字取得好,希望你人如其名:展翅飛翔,做人高潔。”說這話時趙老師明顯感覺自己底氣不足:這兩個字,自己兩分鐘之前才認識。
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生僻名字多是算命先生取的
成都商報記者查看該校近千名一年級新生,發(fā)現(xiàn)名字中含生僻字的學生約有30人左右,其中“沵(mǐ)、凎(gàn)、爻(yáo)”等字連許多老師都不認識,這30人中,至少超過10人的名字是請算命先生等代取。
之所以要給兒子蘇沵取名為“沵”, 蘇沵的父親蘇鵬解釋,因為找人算過,孩子五行缺水,而且要一個八劃的字配,后來大家翻了字典又征求了算命先生的意見,定下了“沵”字。
也有生僻字是學生家長所取,該校學生劉翾翯名字就是其母蔣小紅所取,對于名字的由來,身為教師的蔣小紅稱是家人查字典、古書所取。 “和那些叫明啊強啊的,顯得家長也有點水平嘛。”
一個明智的選擇:民俗專家不建議名字用生僻字
對于請算命先生等取名中有生僻字,四川研究民俗多年的文化學者張志海認為此風不可長,不建議用生僻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詞匯豐富,取名時如想與眾不同,許多同音轉義的字已能滿足日常取名所需。
四川大學、川外成都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張小元認為,“請算命先生取名字,取生僻字名字,頂多就是心理暗示,名字并不能改變命運,要讓孩子未來能夠成才,最主要還是需要父母、學校等多方面的教育。”
四川大學從事漢語詞匯、漢語言文字理論等方面的教授雷漢卿也建議,取名既要遵守社會基本用字的規(guī)范,又要考慮到交際的方便,更要考慮社會公共意識,適當考慮別人的感受,選用生僻字作為名字常常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康熙字典》又流行起來
在數(shù)字化十分便捷、人們用移動終端就可以解決任何看不懂的語言的今天,有多少人還會去買紙質的字典,更何況是清代編纂的《康熙字典》。然而事實上,根據(jù)媒體報道,僅中華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每年仍保持六千冊的銷售量。買家究竟是誰?
據(jù)報道,一群《康熙字典》的忠實擁躉者是新晉的家長們。為給孩子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家長們便盯上了收錄漢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以求孩子的名字古雅特別。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則關乎名字所能帶來的財運、前程。據(jù)一位“命理師”解釋,說起姓名學,不論繁體字或簡體字,都要以《康熙字典》部首、筆畫為正確筆畫數(shù)來論。目前最普遍的起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即依據(jù)姓名的筆畫數(shù)和一定規(guī)則建立起天格、地格等五格數(shù)理關系,以此來推算人的命運。
然而選用生僻字作為名字卻常常為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上海楊浦區(qū)一位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向記者坦言,現(xiàn)在碰到班上有些孩子的名字不認識,點名時也頗為尷尬。關于這一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主編韓敬體在接受《北京日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起名字不提倡大家用繁難的字,對待文字要有歷史發(fā)展的觀點,不是越古老越好,而關于筆畫測命運,是迷信的事。”
生僻字取名帶來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據(jù)媒體報道,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已著手“中華字庫”中第17包“當代人名地名用字搜集與整理”工作,將收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該項目預計在2016年10月完成,可有效解決用生僻字取名無法錄入、顯示的問題。
據(jù)了解,“中華字庫”工程于2011年啟動,共分為28個包,近3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yè)參與了研發(fā)工作。方正電子負責的第17包,將搜集人口信息中約3000個未編碼的生僻字,將“中華字庫”中的漢字總量擴充到7萬余個。
開學后,一個班50來個學生,有4個名字中的字不認識。英語老師犯了難,求助于語文老師,但仍有兩個字不認識;開校語文老師想點名,發(fā)現(xiàn)有學生的名字喊不出來。最后兩人通過查字典,才搞清楚。
眉山多所學校相繼開學,但學生們名字中的生僻字越來越多,好些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含生僻字的名字,好些是學生家長請算命先生等取的。
四川研究民俗多年的文化學者張志海對算命取名的生僻名字現(xiàn)象指出,“此風不可長,不建議用生僻字。”
9月初,眉山一中學老師莫老師班上又迎來了一批新生,拿到學生花名冊后,從事英語教學的莫老師發(fā)現(xiàn),50多人的班上有4個學生的名字平時很少見,叫不上來。
莫老師找到了班級所在的語文老師,一番提醒后,有2個學生的名字被認出,但有兩個學生的名字,就連語文老師都叫不上來。
學生“任洨慧”中間的“洨”字是不是讀“jiao”?學生“黃珂懋”的“懋”字怎么讀?不好意思當面問學生的莫老師回家吃完飯后,翻起了新華字典,“懋”字很快被查到音為“mào”,但“洨”字查了十多分鐘也沒能在“jiao”音里面找到。
“是不是不念jiao?”得知莫老師有困難,一家人圍了過來商量,但很快被莫老師否決。“從偏旁來看,這個字多半讀jiao。”考慮到新華字典上收錄的漢字有限,莫老師又搬出了康熙字典,但仍未在“jiao”音里面找到“洨”字。
最后,莫老師用偏旁一查,果然,“洨”的讀音為“xiáo”,念二聲,意為“古水名。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一帶。一說即今沱河。”
學生們的名字里,生僻字越來越多,這不是從教十余年莫老師一人的感受。
相比尚未和學生見面的莫老師,原本準備點名的語文老師趙老師因為不認識學生的名字,幾乎當場尷尬。
趙老師班上有名女生名叫“劉翾翯”,作為班主任,第一次上課他原本想點名,但眼光一掃,花名冊上的“劉翾翯”三個字就有兩個字不認識,點名只得作罷。
找了個借口回到辦公室后,趙老師連忙翻出字典一查,知道“翾翯”讀音為“xuānhè”后,他才背著手慢悠悠地回到教室里,開始了點名,念出劉翾翯的名字時,站起來示意的劉翾翯給趙老師投來了敬佩的眼光:老師,我的名字你是第一個一下子就讀正確的。
“你的名字取得好,希望你人如其名:展翅飛翔,做人高潔。”說這話時趙老師明顯感覺自己底氣不足:這兩個字,自己兩分鐘之前才認識。
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生僻名字多是算命先生取的
成都商報記者查看該校近千名一年級新生,發(fā)現(xiàn)名字中含生僻字的學生約有30人左右,其中“沵(mǐ)、凎(gàn)、爻(yáo)”等字連許多老師都不認識,這30人中,至少超過10人的名字是請算命先生等代取。
之所以要給兒子蘇沵取名為“沵”, 蘇沵的父親蘇鵬解釋,因為找人算過,孩子五行缺水,而且要一個八劃的字配,后來大家翻了字典又征求了算命先生的意見,定下了“沵”字。
也有生僻字是學生家長所取,該校學生劉翾翯名字就是其母蔣小紅所取,對于名字的由來,身為教師的蔣小紅稱是家人查字典、古書所取。 “和那些叫明啊強啊的,顯得家長也有點水平嘛。”
一個明智的選擇:民俗專家不建議名字用生僻字
對于請算命先生等取名中有生僻字,四川研究民俗多年的文化學者張志海認為此風不可長,不建議用生僻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詞匯豐富,取名時如想與眾不同,許多同音轉義的字已能滿足日常取名所需。
四川大學、川外成都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張小元認為,“請算命先生取名字,取生僻字名字,頂多就是心理暗示,名字并不能改變命運,要讓孩子未來能夠成才,最主要還是需要父母、學校等多方面的教育。”
四川大學從事漢語詞匯、漢語言文字理論等方面的教授雷漢卿也建議,取名既要遵守社會基本用字的規(guī)范,又要考慮到交際的方便,更要考慮社會公共意識,適當考慮別人的感受,選用生僻字作為名字常常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康熙字典》又流行起來
在數(shù)字化十分便捷、人們用移動終端就可以解決任何看不懂的語言的今天,有多少人還會去買紙質的字典,更何況是清代編纂的《康熙字典》。然而事實上,根據(jù)媒體報道,僅中華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每年仍保持六千冊的銷售量。買家究竟是誰?
據(jù)報道,一群《康熙字典》的忠實擁躉者是新晉的家長們。為給孩子取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家長們便盯上了收錄漢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以求孩子的名字古雅特別。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則關乎名字所能帶來的財運、前程。據(jù)一位“命理師”解釋,說起姓名學,不論繁體字或簡體字,都要以《康熙字典》部首、筆畫為正確筆畫數(shù)來論。目前最普遍的起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即依據(jù)姓名的筆畫數(shù)和一定規(guī)則建立起天格、地格等五格數(shù)理關系,以此來推算人的命運。
然而選用生僻字作為名字卻常常為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上海楊浦區(qū)一位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向記者坦言,現(xiàn)在碰到班上有些孩子的名字不認識,點名時也頗為尷尬。關于這一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主編韓敬體在接受《北京日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起名字不提倡大家用繁難的字,對待文字要有歷史發(fā)展的觀點,不是越古老越好,而關于筆畫測命運,是迷信的事。”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