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渡河東岸,有一條五里長的小溪溝,當地叫臭水溝。這里土地肥沃,林木蔥籠茂盛。一年麥谷兩季,旱澇保收。溝里住著二十多戶人家,家家豐衣足食。這臭水溝的地名雖然不好聽,卻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哩。以前這里叫臭驢溝,臭水溝是后來誤傳之名。那臭驢溝的來源,卻是一個很好聽的故事。
相傳很早以前,八仙之中的呂洞賓,云游天下名山大川,遍玩各地奇山秀水,勝跡美景。一日要到驢頭山游玩,路過官渡河邊的大堰溝,見一白胡子老漢倒騎毛驢,在村莊外河灘上放牧牛羊,倒也悠閑自在。呂洞賓看那老漢與道兄鐵拐李倒很相似,心中很覺有趣,當即上前搭話。詢問騎驢老者姓甚名誰。老者見有客人問話,連忙輕快地跳下驢背,拱手答話道:“老漢姓鄒,名亮,字寶山,號云甫。就住在這鄒家莊”。說著用手朝山邊村莊一指,接著問道:“請問客人自哪里來?”呂洞賓見老者年過古稀,身手動作還如此敏捷靈活,且出言談吐不俗,心中便有幾分喜歡,答道:“我乃閑散之人,四海飄游,居無定所。姓雙口,有興時常給人看看風水,查查陰地陽宅,聊糊口食”。鄒老漢大喜,真是一見如故,遂邀至家中,向族中老少交待道:“這是吾友呂先生,學識淵博,是遠方貴客,大家務必格外細心照顧。”眾人唯唯諾諾,奉若神明。自此后,呂洞賓與鄒老漢吟詩作賦,妙聯(lián)答對,弈棋彈琴,無所不至。二人玩得極為開心,更覺相見恨晚。這一日,老漢又約了呂洞賓來到莊外河灘芳草地上,頭枕草蔓仰天而臥,眼望藍天白云,只覺心曠神怡。鄒老漢見景生情,出上聯(lián)日:“無限蒼穹包廣宇”,呂洞賓隨口答出下聯(lián):“兩極陰陽分五行”。鄒老漢又說;“世外桃源無限好”,呂洞賓接答:“人間春光有限期?!编u老漢一頭爬起來,又出一聯(lián):“吾將何時超方外?”呂仍躺著作答:君問歸期未有期。”鄒老漢沉吟半晌,忽然問道:“呂先生居住何處,我當登門回拜?!眳味促e也翻身坐了起來,眼睛盯了鄒老漢很久,忽然笑答道:“鄒老兄走深溝,你可騎驢去見?!闭f著用手朝東山溝一指道:“就在那山溝里頭,有一茅庵,一定盡興玩他三天五天。連日在府上打攪,盛情款待,令小弟幾乎樂不思蜀。請三日后如約相會,切莫違約。”當晚依舊回到鄒家莊住宿。到第二天早上,莊童到客房去請呂先生吃早飯,卻早已不人影。眾人好生納悶,怎么這人好不知禮,在莊上一住數日,賓客相待,走時竟連個招呼也不打。只有鄒公心中明白:呂先生乃方外隱士,哪管世俗間虛偽的陋規(guī)俗習?到第三日,鄒老漢早早起了床,收拾打扮一番,換了一套軟鍛衣袍。吃罷早飯,交待了家人,要外出訪友,三五日后方回。仍騎著那頭小毛驢,驢脖子上還掛了一羊皮囊袋上好的青龍大曲酒,就一顛一顛地向東山溝進去。這東山溝一溝兩坡莽莽密林,黑黑黝黝一片。林中野花遍地,幽香撲鼻,黃麂梅鹿,青獐野兔時常闖到毛驢身邊,嚇得毛驢大聲叫喚。雖然這溝全長也只不過五里路。鄒老漢在叢林中捉迷藏似的左拐右繞,竟走了一個多時辰。這時,前邊豁然開朗,一帶綠茵草坪,峭壁石崖下,有棵參天白果樹,崖下石坎間青葉藤下,隱約現出一座小茅庵。鄒老漢一見大喜,連忙跳下驢背,拉了牛皮筋韁繩,把毛驢拴在白果樹垂下的一根小碗粗的枝丫上,讓他自個兒去吃草。鄒老漢拖了羊皮酒袋,獨自順著山徑拾級而上。剛到茅庵門口,便聽“吱呀”一聲門響,呂先生早已站在柴門口,笑吟吟拱手相迎:“哎呀呀,鄒老兄果然是個志誠君子,如此守信用。”說著一把挽住鄒老漢,讓進茅庵草堂中坐下。鄒老漢打量著這間草堂。雖是竹籬茅舍,柴扉當戶,布置卻很講究。自與世俗不同,令人自有一種超脫之感。只見正中籬笆墻上掛了一張?zhí)侠暇T水牛的神像,那柄隨身佩帶的古劍正掛在畫像一側,供臺上香爐里香煙裊裊。八仙桌兩側,各有一把太師椅。簡潔又莊重,令人敬仰。鄒老漢正觀賞品味著,呂先生熱情讓坐。二人分賓主坐下后,鄒老漢問道:“屋里怎不見嫂夫人,連丫環(huán)、童兒也沒有一個。生活起居咋辦呢?”呂先生笑而不答,只見他將袍袖一招,兩杯蓋碗茶就呈現在面前。呂先生端起茶碗相請,鄒老漢這才端起茶碗,揭開蓋碗,只覺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肺腑,自知不是凡品。鄒老漢家中也算地方首富,喝遍了各地名茶,什么龍井、玉蘭、蒙山毛尖,峨眉雀嘴,云南砣兒茶,竹溪梅子埡的貢茶,都喝過了,諸般名茶中竟無一種茶跟得上呂先生這茶的滋味。因問道:“呂先生這茶味品質,人間無有比得上的,究竟來自何處?說出來也好讓我長長見識?!眳蜗壬φf道:“這茶么,此味只應天上有,人問哪得蓬萊香?”鄒老漢聽了沉吟不語,只顧品茶。少時,呂先生將袍袖又一招,眨眼間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鄒老漢也吃遍了南菜北味,從未見過這些稀奇的菜肴,一樣也認不出名目。酒杯中早已斟滿了酒,這酒金黃亮色,閃出琥珀之光。尚未入口,就覺異香撲鼻。呂先生端起酒杯清酒,鄒老漢端起酒杯一揚頸脖,“吱溜”一聲,一杯酒就下了肚。這酒味實在是太美了,真是妙不可言。心里想道:我們青龍大曲,是引用天地神泉之水,經杜康仙師指點配料,秘法泡制,烤出來的酒甘甜可口,香味純厚,人見人喜。它與官渡五香豆腐干被并列入當地上乘特產,遠近聞名??墒呛瓦@酒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菜更不必細說,自是人間無有之肴,從來未嘗之味。鄒老漢心里猜測道:這呂先生大有來歷,恐怕不是一般游歷方士。他又自稱姓呂,敢莫是……,想到這里心中不由肅然起敬。兩人一面談話,一面推杯換盞,不多時夕陽西斜,一片金光照耀草堂,金碧輝煌。呂先生去到籬笆墻上取下古劍,在草堂里舞了起來。那舞勢飄飄灑灑,一派仙風道骨氣派。鄒老漢感覺到,仿佛自己也飄飄欲仙了。他越發(fā)自信地斷定,面前這位自稱是呂先生的人,必是八仙呂洞賓無疑。待到呂先生一套劍法舞畢,回到座位,鄒老漢滿滿上了一杯酒,雙手捧上,一膝扎跪在地,說道:“呂仙師在上,小老肉眼凡胎,不識仙師尊容,多有簡慢。且請滿飲此杯,以示陪罪。”呂洞賓一楞, 心想:這老漢還真有仙根仙緣,他到底認出了我的廬山真面目,也不必再瞞他了。連忙一面拉起鄒老漢,一面說道:“鄒老兄不必過謙,你我雖有仙凡之別,但我們幾日相處,情同知己,已成莫逆。況鄒老兄素有仙根之緣。我可引你超度。”說罷接過酒杯,一飲而盡。鄒老漢大喜過望,立即伏拜于地,感激仙師提攜之恩。二人一連三天,飲酒說禪吟詩彈琴,極盡歡樂。第四日是黃道吉日,洞賓排下香案,領鄒老漢雙雙跪在老君像前,頌罷《道德真經》,然后二人出門而去。一片祥云正好飄至腳前,二人踏上祥云,飄然升起。只聽轟隆一聲,茅庵連同那方巖壁,轟然倒地,塵埃如煙,
沖天而起。云端中,鄒老漢俯見白果樹下一堆白骨,這才想起三天前來時所騎毛驢,拴在白果樹下。原來庵中才三天,世上已三年,可憐這頭小毛驢被主人拴在白果樹下,一控就是三年。四周的草都吃光了,又啃凈了五尺以下的白果樹皮,再也沒有可以充饑的了。牛皮筋韁繩,掙不斷跑不脫,荒無人跡的叢林深處,也無人來解救,竟活活被餓死在白果樹下。肉都爛成了泥灘,只剩下一架白骨,透出森森寒氣。那驢肉腐爛之際,忽遇一場暴雨,激發(fā)山洪,將溝畔沖成了瘀洲坪壩。那臭氣竟彌漫到溝口,使得從溝口路過的人,都得掩住鼻子。周圍村民農夫只知道這東山溝很臭,但不知是何物發(fā)臭。還是鄒家本族的人見老爺子月余未歸,即著人四處打聽,仍無消息。后來發(fā)了急,派莊丁仆夫四周山野里尋覓,有人順著東山溝往進找,看見了驢腳印。就順著驢腳印一直往前找去,結果在白果樹下找到了一架白森森的驢骨頭,在樹上解下牛皮筋韁繩。這才知道溝里發(fā)出的臭氣原來是臭驢為源。
后來人們便把這條溝稱為臭驢溝。久而久之,后來傳錯了字,把臭驢溝叫成了臭水溝。鄒家合族的人都以為老爺子遇了難,生不見人,死不見尸,認定是不在人世了。便把他平時穿過的衣物打總釘進棺材,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場,熱熱鬧鬧送上山,陪了一座“衣冠墳”,還立了碑。殊不知鄒老太爺得呂洞賓引度,升仙去了。保佑得鄒氏后代人丁興旺、輩輩英才。后來有人在臭驢溝開荒造田,年年五谷豐登,家家豐衣足食。這一方山民都得鄒老先生的福蔭,世代康樂。 盧厚明講述 陳德明收集整理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