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 濤
“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在我的家鄉(xiāng),處處可見那一簾簾幽篁。
農(nóng)家庭院之中,那一簇簇墨綠在和風(fēng)中輕曳舞姿;山路葛坡之上,層層碧海在驕陽下兀然挺撥。“竹亦得風(fēng),夭然而笑”,凡走過之人無不為之傾慕。古住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其中,他們用傾羨的眼神和姿態(tài)為竹寫詩作詞繪畫,以至于我至今依然能從他們的墨跡中看到他們在竹面前無法自拔的情形。
幽竹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今中外的詩文和畫卷之中,大多為虛心抱節(jié)、淡泊明志之意。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常畫竹、詠竹以寄情言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展示了詩人剛直不阿的性情和不屈不撓的樂觀精神;“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則向人們表明了自已淡泊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的廣博胸懷。鄭板橋與竹的情感交融、魂魄相交使他洞穿了人世的蕪雜紛繁,那清逸高節(jié)之竹便成為他一生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題。那種自我和無我的境界,于混濁中散開,在污濁中逸去。
眾生緣何沉醉于竹如斯!因其“無言無語晚風(fēng)中,淡泊一生甘始終”。竹的萌生和成長,給人一種不計名利的豁朗,給人一種堅勁自信的頓悟。在貧瘠的土地,新筍刺破黑夜的蒼穹,綻放出一支支生命的新綠。究竟要以怎樣的磨礪,我們的心靈才能綻放出一枝不屈之竹?究竟要以怎樣的警醒,我們才能在這物欲橫流、充滿塵囂的塵世用淡泊之心滌蕩浮塵?如果,我們都有竹的虛心高節(jié),就能從一切煩惱中覺悟,就能使我們感知一切繁雜紛擾的意義,而我們的心靈也就能從浮華中得到凈化。
只有高節(jié)的心靈才能看得見心靈的高節(jié),并被高節(jié)感染著。我想,這是竹賦予人的一種啟示吧。愿竹的精神在我們的生命中升華,化作一篁新綠,把浮塵名利全都拋下……
(作者單位:亨運集團竹山分公司)
![相關(guān)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wù)](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