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自發(fā)起至今已備受爭議多時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舉行了首屆獲獎作品揭曉發(fā)布會,湖南作家閻真的長篇《活著之上》成為唯一的獲獎作品。獲獎結果由該獎項發(fā)起人高玉濤宣布。此前入圍到最后的作品有20部,其中包括劉慶邦的《黃泥地》、閻真的《活著之上》、史生榮的《大學教授》等。路遙文學獎秘書長蕭夏林曾對媒體表示,發(fā)布會也邀請了路遙女兒路茗茗。但路茗茗并沒有出現在3日的獲獎名單發(fā)布現場。
獲獎者“非常意外”
之前甚至不知道這個獎
路遙文學獎如此有爭議,獲獎人又有何感想呢?3日晚,華西都市報記者也聯(lián)系到首屆路遙文學獎獲得者閻真。他告訴記者,自己并沒有出現在文學獎的揭曉發(fā)布會現場,并對自己的作品獲得該獎項感到非常意外。閻真還透露,“在今天中午有一條只有一句話的信息通知我獲獎之前,甚至都沒怎么聽說過這個獎項。我也不認識這個獎項的發(fā)起人高玉濤,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職業(yè)是干什么的。”
至于獲獎獎金數額,閻真說,“還沒有人正式通知我,我聽記者給我轉述說是九萬九千元。”
王蒙新作被指“四不像”,回應:對批評有承受力
在獎項設置的爭議之外,關于該獎項評委會,也成了昨日網絡的一個爭議點。網絡上盛傳,首屆路遙文學獎的評委會,對名家名作給出的評語,很不客氣,認為很多都“不夠資格”參評。其中著名作家王蒙的新作《悶與狂》,就在路遙文學獎的評委中遭到了冷遇。評委會給出的意見中,“王蒙《悶與狂》是個‘四不像’,說這是小說就是在侮辱小說。”對于網上出現的這些報道,華西都市報記者多次撥打路遙文學獎發(fā)起人高玉濤電話,以核實其真?zhèn)?,但其電話一直未接聽。王蒙的助手彭先生昨日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王蒙先生已經知曉網上這些聲音,“他知道。他對批評有承受力。只要不是人身攻擊就好。”
此前,路遙的唯一繼承人、獨女路茗茗曾明確表示,不同意目前設立路遙文學獎。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也再次聯(lián)系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希望獲得路遙女兒路茗茗的最新表態(tài),該出版社負責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不便聯(lián)系路茗茗,因為“她此前已經做出過回應。”
![相關新聞](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9_1629.jpg)
![今日竹山云超市](http://static.zhushan.rzv7.com/file/upload/240304195838_8885.jpg)
![](http://static.rmzx.zhushan.cn/pc/static/image/news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