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動物園內(nèi)的河馬在“泡溫泉”
“草泥馬”吃著胡蘿卜條,“萌”態(tài)盡顯。
閱讀提示 | 農(nóng)歷馬年馬上來到了。1月8日起,本報連續(xù)推出“洛城尋馬”系列報道后,引來讀者關(guān)注和熱議,有熱心市民撥打本報熱線(18837996211)詢問,在動物園里,有一些名字帶馬卻不是馬的動物,比如,河馬叫“馬”為啥生活在水里呢?斑馬雖是馬,為啥沒人騎呢?網(wǎng)絡(luò)神獸“草泥馬”,它們跟馬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
昨日,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探訪王城公園動物園,為您講述其中趣聞。
斑馬
跑得快為啥沒人騎
1月17日,天氣晴冷,洛陽市王城公園動物園的游人并不多。
斑馬館,3只懶散的斑馬走出內(nèi)圈,到外面散步。斑馬是一類常見于非洲的馬科動物,因身上有起保護作用的黑白斑紋而得名,和人類的指紋一樣,每只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一樣。
王城公園動物園副園長劉兆陽說,2004年,從成都動物園拉回一對成年斑馬,2年后,誕下一只小斑馬,目前園內(nèi)共有6只斑馬。斑馬身上的條紋漂亮而雅致,是同類之間相互識別的主要標記之一,更是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保護色,作為保障其生存的一個重要防衛(wèi)手段。“冬季氣溫低,每個斑馬圈內(nèi)都安裝有電暖氣。”
斑馬是食草動物,奔跑速度很快,外形與一般馬匹差別不大,為什么斑馬沒有人騎呢?劉兆陽解釋說,斑馬屬于典型的“神經(jīng)質(zhì)”動物,稍有風吹草動就拼命地跑。“自己把自己撞死的可能也不是沒有的。”斑馬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并且有一定的警戒距離,還有咬人不松口的習慣,陌生人很難靠近它。另外,斑馬野性非常大,馴化難度大,成年斑馬的脾氣暴躁程度遠超過馬科的其他動物。
河馬
在洛陽要泡“溫泉”過冬
河馬的英文名是“Hippopotamus”,意思是“河中之馬”。這是因為古希臘人認為它和馬是近親關(guān)系,又看到它在水中身形靈活,好似馬兒在草原上一樣,便稱它為“河中之馬”。河馬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干裂,覓食、交配、產(chǎn)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最喜歡生活的地方是熱帶水草豐盛地區(qū),可一旦來到洛陽,水草沒了,天氣也冷了,身位有點扛不住。為了讓河馬度過寒冬,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費勁了心思,特意在河馬的“房間”里安上了暖氣和空調(diào)。
記者剛走進河馬館,就感覺溫暖如春,兩只體型龐大的河馬,在陸地上進食后,緩慢地走下水去。劉兆陽說,館內(nèi)溫度在20℃左右,池子里的水也保持一定的溫度,讓河馬能夠舒舒服服地泡著“溫泉”過冬。
草泥馬
急了也會朝人吐口水
羊駝,屬偶蹄目、駱駝科,外形有點像綿羊,但卻不是羊,直立,貌似羊,故稱為羊駝。因其超萌的神態(tài),網(wǎng)友將其譽為網(wǎng)絡(luò)十大神獸之一,并取名“草泥馬”,但其與馬卻沒有一點關(guān)系。
目前,王城公園動物園內(nèi)有8只羊駝,因其外形呆萌,可愛,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劉兆陽說,別看羊駝這么肥碩,其實它很瘦的,主要是毛特別長。羊駝非常聰明,是高度群居的動物,容易飼養(yǎng)和照看,性情溫馴。
“羊駝一天只吃兩餐,因為它們身上有四個胃,可以儲存食物。飼養(yǎng)員每天會配備專門的飼料,還會準備一些蘿卜等副食。”劉兆陽說,游客千萬不要和羊駝長時間對視,或打逗它們,要是惹它們生氣了,可能會朝人臉上吐口水。
馬鹿
體形似馬卻是鹿
馬鹿,是馬還是鹿呢?劉兆陽解釋,馬鹿,是鹿科動物,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身體呈深褐色,體格高大健碩,在同類中體格較大,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它的鹿茸產(chǎn)量也很高,是名貴的中藥材。
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qū),喜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舐鹽堿。
正在說話間,動物園圈養(yǎng)的兩只馬鹿開始走動起來,其中成年的雄性體長約180厘米,肩高約110厘米,鹿茸已經(jīng)被工作人員割掉。“雄性馬鹿有角,并且角非常大,一般分為6叉,最多8個叉。”劉兆陽說,割掉鹿茸,一方面是避免同類間的互相傷害,同時為了防止鹿角傷到游客。
記者了解到,還有很多名字帶“馬”,但并非馬的動物,比如藍馬雞、海馬等。
藍馬雞是中國特產(chǎn),屬珍稀名貴的禽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體藍灰色,尾羽披散下垂如馬尾,所以被稱“藍馬雞”。海馬被稱作是最不像魚的魚類,頭部像馬,尾巴像猴,眼睛像變色龍,是世界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目前,洛陽市王城公園的海洋館內(nèi)還沒有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