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楝亭曹氏藏書”印章。
讀者爭相欣賞展品。
過云樓藏書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而去年鳳凰傳媒以2.162億元天價拿下散落在民間的過云樓四分之一藏書,更讓其傳為佳話。昨天,第四屆南圖閱讀節(jié)在南京圖書館開幕,引人注目的是,藏于南圖的過云樓另外四分之三藏書,終于和分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團(tuán)聚。鳳凰以《錦繡萬花谷》為代表,展出藏書30部;南圖則首次拿出曹雪芹家藏珍本《龍川略志》和《龍川別志》,以及真正的宋代孤本《字苑類編》,共計90部藏書,可謂讓讀者大飽眼福。
私藏旋聚旋散,最終走向公藏
中國傳統(tǒng)私家收藏多旋聚旋散,故稱之過眼云煙。本次合璧展,也應(yīng)對了過云樓藏主顧文彬倡導(dǎo)的“既遇之,則寶藏之,盡一己一家之力傳承文獻(xiàn)”的藏書家精神。更說明自二十世紀(jì)初以來,私家舊藏已如條條小溪匯入江河,最終走向公藏,得續(xù)延綿。
南圖歷史文獻(xiàn)部主任陳立向記者介紹,鳳凰傳媒競得的藏書只占過云樓藏書的四分之一,而另外四分之三則一直密藏在南京圖書館的古籍書庫里,至今已有12年。“所謂的四分之三,是指當(dāng)時過云樓藏書已被分為四份,由顧家四房后人繼承。”
陳立說,“南圖在90年代拿出40萬元,這一舉動也非同一般,為古籍保護(hù)和傳承奠定了基礎(chǔ)。”她透露,去年過云樓四分之一藏書花落江蘇,就有舉辦合璧展的呼聲,“當(dāng)時條件還不成熟,此次南圖舉辦閱讀節(jié),我們達(dá)成了意向,向讀者奉上這道文化大餐。”
有曹家印章,曹雪芹或許看過?
過云樓藏書大都以宋元本為主,其中《乖崖張公語錄》、《龍川略志、別志》、《字苑類編》、《錦繡萬花谷》四種為存世孤本。此次四種孤本的精品全部向讀者展示,可謂史上罕見。南圖所館藏的六卷本《龍川略志》、四卷本《龍川別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蘇轍,蘇軾之弟。是蘇轍晚年隱居循州龍川時所寫的筆記,《略志》主要追憶各項政治活動,《別志》則記錄所軼事。值得一說的是,這兩部書與曹雪芹家族相關(guān)連,南京圖書館研究部主任徐憶農(nóng)指著古本上的印章介紹說,“特別之處在于,這兩部書的每冊正文首頁鈐有‘楝亭曹氏藏書’朱文印記,說明此書曾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藏。此后,曹家在雍正年間,因為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原因被抄家,楝亭藏書也散落各處。”
是否曹雪芹也閱讀過這兩部書呢?“確實可以想象,祖父藏書,孫兒翻看,合乎常理,但這只是推測而已。”徐憶農(nóng)還告訴記者,這是唯一一套兩志合刻的宋刊宋印本,今年被列入全國古籍普查重要發(fā)現(xiàn),極其珍貴。此外,她說,南圖所藏《字苑類編》則是現(xiàn)今所知,唯一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宋刻孤本,因為后世從未傳抄過,也未曾有過記載。
抄本被盜又被好友購回,翁方綱忍俊不禁
記者在南圖負(fù)一樓展廳看到,過云樓藏書合璧展是以古籍實物和展板介紹相結(jié)合的形式,圖文并茂,布局合理。左手邊是宋元部分,右手邊是明清部分。南圖和鳳凰各自拿出的都是精品代表,陳立介紹說,“過云樓藏書傳世共計720部,這次展覽,南圖拿出90部,鳳凰拿出30部,全都是精華所在。”她指著展板說,“為了區(qū)別兩家的藏書,南圖展板和說明牌都是橙黃色的,而鳳凰展板和說明牌則都是淡藍(lán)色的,很好區(qū)別。”
此次南圖展出的還有不少抄本和底本,其中《石州詩話五卷》抄本還有段傳奇故事,南圖古籍部館員介紹,這部抄本的作者是清代大名鼎鼎的翁方綱,有意思的是,他改定好的經(jīng)人謄寫的這本善本,被人盜走,更沒想到,五年后又被友人購回交到他手中,他發(fā)現(xiàn)竟然有人冒充他在書尾作跋,無奈他將偽跋圈去,并在一旁另作跋寫明事情經(jīng)過,稱“極可笑之之”。
記者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不少讀者認(rèn)為只是隔著玻璃欣賞,不過癮,更無法仔細(xì)閱覽。問到合璧展后,是否有望影印出版?陳立表示,有這個計劃,“只是南圖所藏量太大,整理需要時間,特別是古籍善本不同現(xiàn)代圖書有明確的版權(quán)頁,來源都不夠清晰。首先要整理出一個書目,然后進(jìn)一步考證,保證精確無誤,再考慮影印那些部分。”至于時間,她沒有確定。